【編譯秦盼達/曼谷報導】隨著外國人在泰國開展業務的趨勢,尤其是中國人,越來越多的中餐館、超市,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即這些業務是否合法合規,以及引發對未來的擔憂,這是否可能會變成類似過去的「零團費」,特別是在政府對遊客開放免簽後。 而備受關注的區域是曼谷匯權區Pracharat Bamphen路,發現近兩年這條路上的中餐館和超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最近,勞工部、警方、移民局等部門開展聯合行動,加強對在泰國外國企業經營活動的監督,防止有人利用法律的漏洞進行犯罪活動。 有關如何合法管理這些業務的指導方針,防止類似「零團費」事件重演,匯權區主任表示共有5個指導方針,包括:1、商店必須擁有有效的許可證,因為請求許可成為銷售食品的場所和儲存食品的場所,必須遵守2002年根據《衛生法》頒佈的曼谷有關食品銷售場所和食品儲存場所的法律法規,如食品店或超市銷售的產品必須獲得食品與藥品管理委員會批准,並有泰語產品名稱等。 2、商店內的員工必須合法。 如果是食品店,員工必須接受培訓並取得證書,區裡也有其他語言提供培訓。不管怎樣,有人擔心政府對遊客開放免簽後,可能會成為商店引進非法外勞使用旅遊簽證工作並長期停留的渠道,當簽證到期後,又將員工轉到其他商家工作,所以工作許可證的檢查必須密集。 3、外國人經商登記,很少有人是外國人且是所有者,他們中的大多數是與泰國人合資,將透過稅務系統進行跟蹤這些商店,看看是否正確納稅,如泰語帳單,標籤稅,所得稅這些是否正確繳納。 4、必須保障遊客、投資者和居住在這些商業區的泰國人的安全,不僅是餐館或食品店,還要保障娛樂場所和類似娛樂場所的安全。 5、防止外籍勞工向其他地點兜售產品,如跳蚤市場,因為外籍勞工工作許可證規定 「禁止允許外國人從事工作許可證規定以外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