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編譯黃聖/曼谷報導】新一屆政府在進入旅遊旺季前期為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遊客實行免簽政策,而且有長假期加持,為今年第4季度泰國旅遊業帶來諸多利好;超過半數旅遊經營者認為,旅遊營收與上季增長持平;泰國旅遊工業協會敦促政府向印度遊客實行免簽措施,以帶動外國遊客人數達到3000萬人次。 泰國室利佛逝皇家理工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帕卡功透露,今年第3季度,泰國旅遊業信心指數為69,較上季度有所下降;旅遊經營業者對國內經濟存在的不確定性、生產成本高昂,以及家庭債務仍處在高位表示擔憂。 同時,由於泰國和歐洲-北美遊客進入旅遊旺季,預計今年第4季旅遊信心指數將為75,較第3季度有所上升;而且泰國和亞洲其他國家在今年第4季將會出現長假期。 經調查發現,61%的旅遊企業認為,在今年第4季度的營收將會有所增加;19%的企業則認為,收入與之前沒有什麼不同;2%認為收入會減少;18%表示不清楚;如果按業務類型劃分,發現80%的旅遊企業認為今年第4季的營收將會增加,其次是餐廳和住宿,占 69%。 帕卡功表示,旅遊企業對今年第4季度泰國經濟情勢仍存在的不確定性表示擔憂,以及家庭債務仍處於高位,汽油等成本也居高不下;此外,他們還對政府的行政潛力表示擔憂。企業信心指數報告指出,全球經濟問題仍然被認為是泰國旅遊業的風險因素。 中國也面臨房地產企業債務違約的挑戰,明年經濟可能會出現放緩;中國政府鼓勵更多國人在境內旅遊,中國經濟學家也擔心中國將面臨長期通貨緊縮問題。 與此同時,日本仍將面臨日圓貶值問題,可能會持續到明年初;德國宣布其國內生產總值(GDP)連續3個月負增長,義大利GDP仍處於穩定水準;OPEC+集團減少了石油出口,加上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戰爭帶來的影響。因此,能源價格可能會在年底前依然保持在高位。 信心指數報告進一步指出,泰國的家庭債務水平很高,影響了人們的旅遊支出。泰國人在旅遊方面的支出比新冠疫情爆發前有所減少;今年7月,來自國內遊客的收入為622.8億銖,較927.31億銖的收入下降約32.84%。 不過,對於支撐泰國旅遊業的國外因素來說,今年第4季度,即開始進入旅遊旺季,來自歐洲和北美的遊客很喜歡來到泰國旅遊,因為氣候溫暖。 在亞洲旅遊市場方面,泰國也受惠於中秋節(今年9月29日)和中國國慶長假(10月1-7日),據信中國遊客會大量出遊;而11月12日是印度教盛大的屠妖節(Deepavali),預計11月10日起,來自印度和馬來西亞的遊客將會前往泰國旅遊;在年底,正值馬來西亞的聖誕節和學校放假。 而泰國國內的支持因素是,對中國和哈薩克遊客實行免簽政策 ,從今年9月25日至明年2月29日,以刺激兩國遊客到泰國旅遊。此外,泰航等航空公司還開通了更多的航班,以支持遊客數量的增長,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市場。而且,今年第四季度正值國內遊客的出行旺季,因為天氣開始變涼了。 根據觀光與體育部的數據,今年1月1日至10月1日期間,一共有250萬9698名中國遊客前往泰國旅遊。旅遊經營者信心指數研究人員估計,今年最後一個季度,還將有233萬中國遊客訪問泰國。 泰國旅遊工業協會主席查喃表示,針對中國和哈薩克遊客實行的臨時免簽措施, 有一個非常積極的作用,即讓中國旅遊業者在行銷上變得更加大膽。「此前旅遊業的瓶頸是,中國和泰國之間的航班座位數量有限,免簽證政策的推出使得中國旅行社更敢於冒險,例如預訂更多航空公司的座位等。」 查喃表示,建議政府部門考慮在3個問題上刺激旅遊業,包括:1、對印度遊客實行免簽措施,以分散市場風險,並使今年外國遊客人數增加到3000萬人次;2、成立泰國旅遊業界負面新聞因應小組(tourist war room),或者引進有影響力的中國KOL,用以宣傳泰國的正面新聞,增強中國遊客赴泰旅遊的信心;3、嚴格執法,建議繼續嚴厲打擊「零元團費」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