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編譯繁華田/曼谷報導】2023年海水變色現象頻繁發生,頻率和强度增大,導致許多種類的海洋動物死亡,並散布在挽盛海灘周圍,海水變綠,氣味難聞,這是一個危險的訊號。這是威脅泰國海洋生態系統的開始,對環境和經濟造成嚴重破壞。 農業大學水產學院海洋科學系講師切塔蓬教授在創新與社會使命辦公室與農業大學漁業學院合作組織的「綠海…災難比預期更嚴重」研討會上表示,自然現象影響了大量浮游生物繁殖,導致春武里府挽盛海灘海水變綠,整個海灘瀰漫著惡臭,海洋動物死亡,擱淺了3-4公里的海岸線,大大影響漁業部門人民的生計。同時還影響遊客,遊客因海水臭味不敢去游泳。 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是一種海水顏色變色的現象,在泰國雨季經常發生,且面積隨季節不斷變化,例如冬季發生在佛丕府周邊地區。 如今,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並在每個季節攻擊海岸線的現象中隨處可見,例如泰國灣地區A段被洋流阻擋,流入湄南河的水主要來自社區、工業廠房和農業部門的排水,且數量區高。即使沒有直接毒性,但現在海上運輸多,所以它是把浮游生物帶入水域,製作各種營養素,這也是浮游生物在此聚集並大量繁殖的原因。 白天,浮游生物產生大量氧氣,似乎對海洋動物有益。但到了晚上,浮游生物也需要大量的氧氣,導致水中氧氣競爭激烈,許多海洋動物水下窒息,最後死亡。海的顏色改變也是大量聚集的浮游生物的顏色。 污染控制廳廳長平薩克表示,綠海影響了生物、環境和人類活動,解決問題必須從源頭開始。例如廢物管理,因為地表水源和海水的品質取決於雨季從土地上沖走的營養物質的排放,其中含有來自社區、工廠、飯店和農業廢水的有機物質,與適當的條件和因素相結合,浮游生物生長迅速,造成藻華現象。 社區每天產生的廢水總量為1100萬立方米,有20%的廢水沒有經過處理。儘管共有118個中的98個地點有廢水處理系統在運行,每天可以處理 29.78億立方米廢水,但自2022年以來,每天都有167萬立方米廢水進入廢水處理系統。 根據《建築控制法》,廢水源需要安裝廢水處理系統,某些類型和尺寸的建築物被指定為污染源,廢水排放也必須按照標準進行控制。 海洋與沿海資源研究與發展所所長蘇馬納表示,糾正和恢復措施必須使用2015年第17條和第23條法案,以防止進一步的影響。也可借鑒國外經驗教訓,包括監控、採用警報系統(HAB Alarm)來適應解決海水變色問題。 目前,漁業部門的預防措施是採用黏土或其他材料沉澱浮游生物,透過物理(紫外線、化學物質)和生物(細菌、病毒)方法消除浮游植物,以及安裝魚籠屏蔽簾、氧氣泵。並建立各部門網絡,發揮監督作用,推動污染治理,做到局部高效,制定可持續的解決方案,防止海水顏色變化等小問題成為破壞泰國海洋生態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