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編譯葉子/曼谷報導】20年前,泰國就有了轟動歐美的「曼谷時尚之都(Bangkok Fashion City:BFC)」項目,由此可見這才是真正的泰國軟實力。 「軟實力(Soft Power)」,一個現在經常被談論的名詞,即利用文化影響力或社會價值理念等來吸引、影響他人讓其遵循及認同。例如,韓流熱正在全世界發生,繼韓國電影之後,包括聞名世界的K-pop藝人,將韓國人的文化、生活方式、信仰和價值觀植入到各種媒體中,引起世界各地的
青少年和人們因為欽佩或認同而模仿和追隨。 而所謂「硬實力(Hard Power)」則是利用法律權力、軍事力量或經濟措施來直接或間接地「強迫」人們而達成目的。舉個明顯的例子,即世界各地的戰爭和政治權力鬥爭事件,導致人們的正常生活方式根據壓迫條件而改變。 事實上,即使「硬實力」能產生顯著且快速的效果,但效果將只是暫時的,並且只產生有形的成果。而持續溝通的「軟實力」雖然需要更長的時間,但可以帶來更持久或永久的成果。它還能透過擴大對藝術文化、生活方式、食物、產品使用等的影響,讓目標群體產生情感和心理影響。 眾所周知,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軟實力,美國充滿娛樂,例如電影、音樂和遊戲節目,而法國則非常注重美食、旅遊景點。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是思想和生活哲學的問題,至於日本和中國,主要是文化認同和旅遊景點的問題。 而泰國在藝術文化、熱情好客、微笑暹羅、旅遊景點、歷史、生活方式等許多方面都是強項。因此,泰國將「軟實力」定義為「5F」,即食物(Food)、電影(Film)、時尚(Fashion)、節日(Festival)和搏鬥(Fighting)。 「曼谷時尚之都」計畫是早期明確、具體的軟實力,系統發展時尚產業的構想開始於2002年1月26日至27日在北碧府舉辦的「區域時尚中心」研討會。即泰國服裝製造商協會提出的「泰國:區域時尚中心」的構想得到會議接受並給予認可,工業部是該項目的實施機構,並要求提出具體項目,提交政府進一步審議和批准。 「曼谷時尚之都」計畫的願景和目標分為短期和長期,短期目標是讓泰國成為時尚商業的樞紐,到2005年成為區域時尚的領導者。長期目標是到2012年使泰國(曼谷)成為世界時尚中心的一部分。 將曼谷建構為一座時尚之都,須從3個維度進行,即(1)人才建設;(2)企業建設;(3)城市建設。 這3個維度必須同時進行,也必須進行協調與整合: 1、「人才建設」被認為是時尚人力資源的開發,包括培養和打造世界知名的時裝設計師,培養時尚商務人才,以及發展時尚產業的紡織服裝生產工廠。 2、「企業建設」就是發展時尚業務,並在這些企業之間建立聯繫,此外還必須讓曼谷成為時尚潮流訊息的中心。
這是為了提高時尚業務的水平和發展能力,將上、中、下游業務連接起來,為泰國時尚產品增加附加價值 將泰國發展成為時尚領域的長期領導者。 3、「城市建設」意味著打造「曼谷是一座時尚都市」的形象,例如舉辦時裝秀、組織展覽、工作坊、世界級路演等,包括展示泰國時裝設計師的作品,以及組織了世界級的設計師比賽,進軍世界一流百貨業,不斷宣傳曼谷時尚之都的形像等。 泰國時尚產業由3個主要產業組成:紡織服裝業、寶石和珠寶業、鞋革業。這些行業包括了大量的中小型和大型綜合企業,僱用了數百萬人,出口銷售額達數千億泰銖。 時至今日,聚焦「人才建設、企業建設、城市建設」3個維度的「曼谷時尚之都」計畫仍然是泰國可持續的、有實力且有魅力的「軟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