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編譯黃聖/曼谷報導】根據IQAir 2023 年全球空氣品質報告,泰國的空氣品質連續第2年在東南亞地區9個國家中排名第 5,在全球134個國家中排名第36;比2022年的空氣品質更差,當時泰國的全球排名為第57位。 泰國綠色和平組織公布了由IQAir編制的第6版2023年世界空氣品質報告,由科學家進行分析以呈現空氣品質數據,收集來自7812個地區的3萬多個空氣品質監測站數據,涵蓋134個國家和地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的空氣品質建議值(年均每立方米5微克),空氣品質低於建議值的7個國家包括:澳洲、愛沙尼亞、芬蘭、格瑞那達、冰島、模里西斯、紐西蘭。 全球空氣品質最差的5個國家 孟加拉國PM2.5有毒粉塵的年平均值比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建議值高15倍;巴基斯坦PM2.5有毒粉塵的年平均值比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建議值高14倍;印度PM2.5有毒粉塵的年平均含量比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建議值高出10倍;塔吉克斯坦PM2.5有毒粉塵的年平均值比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建議值高出9倍;布吉納法索的年平均PM2.5有毒粉塵水平比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建議值高出9倍。 在134個國家和地區中,有超過124個國家的年平均空氣品質高於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值。 東南亞地區的空氣品質 研究發現,去年東南亞地區年平均空氣品質比2022年更差,PM2.5有毒粉塵量增加了20%以上;其中有5個空氣品質較差的地區,每立方米PM2.5有毒粉塵超過50微克;而在2022年,沒有任何地區年平均值超過這個水平。 東南亞地區空氣品質監測站數量有所增加,但超過60%屬於民間部門及教育機構,而政府部門的空氣品質監測站數量卻很少。 泰國空氣品質較差,在全球排名第36 泰國的空氣品質在全球排名第36,在東南亞地區排名第5;PM2.5有毒粉塵年平均含量為每立方米23.3微克,比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建議值高4.7倍;曼谷的空氣品質在全球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排名第37, PM2.5有毒粉塵年平均含量為每立方米21.7微克;清萊和夜豐頌府拜縣位列東南亞地區PM2.5污染最嚴重的前5個地區;與2022年的數據相比,泰國PM2.5有毒粉塵的年平均值增加了28%,從每立方米18.1 微克增加到每立方米23.3微克。 去年2-4月是空氣品質最差的時期,清邁PM2.5有毒粉塵月平均值從每立方米53.4微克增加至106.4微克,與 2022 年同期月平均值相比,增幅超過 150%。 泰國綠色和平組織食品和林業活動人士叻詩麗表示,跨境有毒粉塵威脅北部地區人民健康已長達20年。在去年,北部地區的民眾都紛紛表示,2-4月是有毒粉塵最嚴重的時期,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清萊和夜豐頌府每小時的平均PM2.5粉塵值上升至300 AQI以上,成為全球污染最嚴重的城市。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報告的數據顯示,動物飼料玉米的擴張是湄公河次區域跨國投資和種植園擴張的重要動力,所製造出來的有毒粉塵越過邊境進入泰國。 「政府應緊急要求清潔空氣法在整個供應鏈中提供透明的可追溯系統,並嚴格執法,嚴懲與跨境有毒粉塵和森林砍伐有關的肉類行業,因為這是一場迫切的危機,政府必須更重視民眾的健康,而不是只顧追求工業利益。」 泰國綠色和平組織空氣污染活動家安麗雅表示,去年,綠色和平組織和民間部門共同推動PRTR法,以公開污染物排放源頭資訊,並成為高效污染管理的重要工具。 由於政府部門目前缺乏污染物排放資料庫(emission inventory),使得解決PM2.5有毒粉塵的政策制定和管理計畫還不夠完善,因為無法確定粉塵的真正起源及污染排放量是多少? 政府將解決措施集中在森林火災、農業焚燒和交通問題上,消耗了大量的預算和資源,而工業部門的污染排放卻被忽視,因為工業部門全年全天24小時都在的排放污染物。 根據2023年世界空氣品質報告數據結果,政府部門需要認真關注解決PM2.5的源頭問題,並制定政策和安排預算,將其提升為國家議程;必須採取緊急行動,充分考慮人民的利益高於產業資本利益,因為獲得清潔空氣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