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編譯黃聖/曼谷報導】在本屆政府上台執政整整7個月時間後,內閣改組即將發生,包括部長及助理部長在內的各個要職都會有所變動。 從人員調整列表來看,在出現的各種調動名單中,出現明顯調動的經濟部門是財政部及農業與合作社部,這兩個部門作為國家的重要經濟部門,涉及的人員最廣,而且與政府實施的各種政策直接相關。 從即將調動的部長名單來看,不得不承認,還要關注改組後是否能夠滿足經濟管理的需要、建立對民眾和商界的信心、制定相關重要政策,以及為經濟帶來正面的連鎖反應? 因為進行內閣改組仍有可能是為了給政府創造政治平衡,而不是著眼於解決國家經濟問題。雖然過去 7個月政府的經濟表現,可過及格線,但仍然沒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數位錢包等旗艦政策已被多次推遲,而且項目的預算來源也剛剛得到落實。 數位錢包政策從2024財年支出中扣除預算用於項目資金方面仍然存在障礙,包括農業及合作社銀行是否可以依法使用政府資金等,預計政府將會對此進行解釋。 此前,總理和政府多位部長談到的陸橋項目已開始變得沉靜,政府人士稱大型公司將到泰國考察該項目投資地區,但目前尚無實際進入泰國的時間表。除了路演之外,我們從未見過召開全國性會議或推動與該項目有關的具體法律。 至於招商引資,雖然總理及經濟團隊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決心,前往14個國家並與60家公司進行討論,而且已經開始有大公司按照政府的目標來泰國投資的好消息,但這仍需要泰國大型領先企業和各部門之間的持續合作。 擁有了解經濟和管理能力的人士來擔任副總理或部長,並獲得國內外商界的認可,將有助於外國公司更快地做出將資金投資到泰國的決定。 此次內閣調整將對國家的經濟走向具有重要意義,如果能成功的解決經濟問題
,這對政府的未來來說,將不亞於在政治方面得到的利益。 因此,本輪內閣改組不僅要從政治角度來看,而且還要從經濟角度來分析。因為如果改組後經濟政策無法順利得到推行,政府在剩餘3年半的執政時間內的支持率,將難以得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