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編譯黃聖/曼谷報導】匯商銀行Economic Intelligence Center(EIC)中心企業策略組副總經理頌巴雲在2024年泰國5區商會年會上,作了題為「討論泰國經濟拐點和泰國的地區業務調整」的演講,他表示,泰國經濟從新冠危機中復甦的速度比以往任何危機都要慢。截止去年底,在全球189個國家中(經濟恢復至疫情爆發前的水平)排名第162位,反映出結構性問題對泰國造成的影響。 頌巴雲表示,主要原因可能來自:1、泰國人均國民收入持續放緩,而且泰國家庭債務比例較高,去年第3季度的數據為91.3%;泰國家庭債務占GDP的比例在新興市場經濟體中排名第1,全球排名第7(BIS截止去年第3季度的數據); 2、業務復甦不徹底、不平衡。小企業復甦緩慢、脆弱,占商業部門收入比重不斷下降。根據2022年企業收入復甦指數,小型企業擴張負0.8%,中型企業擴張3.5%,大型企業擴張20.8%; 3、泰國出口部門的競爭力增強,但卻未能跟上其他國家的腳步。部分原因是泰國製造業仍與舊供應鏈緊密相連,使得無法從世界市場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增加中受益; 4、國家投資低,無論是政府投資或私人投資。20多年來,泰國投資對GDP的貢獻一直較低,低於地區平均水平;與該地區國家相比,泰國吸引直接外國投資(FDI)的能力較低,泰國的外來投資額為1000億美元,而新加坡的外來投資額為1500億美元。 「從上述原因來看,受此影響,泰國經濟增長潛力不斷下降,2017-2022年平均增長率為3.4%;但預計今年的增長率將降至2.7%。因此,泰國企業必須適應,接受正在發生變化的經濟形勢。」頌巴雲表示。 頌巴雲說,建議透過增加流動性和解決脆弱的家庭債務,並增加免疫力來增強泰國經濟,需要緊急實施的事項包括:1、實施減少開支和刺激經濟的援助和救濟措施, 對於低收入者來說仍然是有必要的。這些措施將有助於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並克服這場危機帶來的影響;2、債務重整措施,幫助仍有償還潛力的違約債務人逐步賺取收入來償還債務,或創造激勵措施來嘗試更快地減少債務;3、政府部門與債權人加強合作,加速系統內和系統外債務的解決;向債務人提供建議,妥善解決債務問題;並透過減少舊債務和減少不必要的新增債務,提供相關知識並建立財務紀律,尤其是財務的態度和行為。 在加速增強免疫系統的同時,政府應該做的事情包括:1、提高創造收入能力的政策,包括調整勞動技能、提高生產力,如創造平台,幫助調整勞動技能,滿足現代就業需求;2、改善基本福利政策;3、提高政府機制效率的政策,以幫助管理泰國民眾的收入和財務狀況風險,如社會保障體系和政府援助體系。 「此外,還需策略性地建構泰國經濟,必須實現包容性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打造經濟新引擎、進行戰略性投資、投資綠色轉型、側重於對目標群體的投資,以滿足根據地緣政治問題而變化的全球供應鏈的需求;以及進行適當的資本管理,透過適當的激勵措施吸引更多的私人投資;同時審查政府投資預算分配,包括創造有利的投資環境等。」頌巴雲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