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編譯羅粟粟/曼谷報導】曼谷市政府社會發展辦事處主任汕亞功談到「幸福之家」的管理時表示,該辦事處被下達在2025年開放「幸福之家」的任務,為無家可歸者提供臨時住所,支持提供適當且必要的社會福利服務,包括篩查、諮詢、記錄歷史和收集信息,並監督、幫助和解決無家可歸者的問題,以促進仍居住在公共場所的無家可歸者獲得各種福利權益,例如提供咨詢、身份證辦理、健康服務、洗衣、沐浴、衛生間淋浴服務、職業培訓等,包括協調和轉交給相關機構,送回其家庭和尋找住處。 幫助無家可歸者獲得上述福利是解決曼谷無家可歸者問題的長期政策,將有助於改善無家可歸者的生活質量,能夠靠自己賺取收入。而且「幸福之家」服務將成為幫助無家可歸者恢復良好生活質量並減少居住在公共場所人數的另一種機制。 因此,「幸福之家」將使用土地面積4萊3安64.70平方哇,使用面積為9958.36平方米,由一棟3層建築、一棟6層建築和一棟保護建築組成,曼谷市政府已與皇室資產辦事處簽訂租約,租期不超過30年,前3年(2024年至2026年)租金為每月107萬1050銖,或每年1285萬2600銖。在裝修後計畫於2025年投入使用。 至於曼谷地區的無家可歸者,尤其是清酒巷地區,有許多行為不當的投訴,汕亞功稱,已安排曼谷公共區域無家可歸者協調和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員與帕那空區市政府合作巡邏該地區,並宣傳食品捐贈點,包括咨詢和指導服務,以提供多方面的幫助。另外,安排該中心工作人員增加組織大米分發區域的措施,包括將明確的工作方針告知捐助者,以解決無家可歸者行為不當的問題,例如阻攔汽車或等待人們捐贈飯盒後再轉售出去。 同時,還與相關網絡夥伴合作,包括區市政事務辦事處、社會和福利發展廳、數位經濟與社會部、心理健康廳、移民局、住房發展基金會等,整合支持、便利和協調工作。如果無家可歸者對路過的民眾造成困擾或在該地區造成不潔,包括在公共區域睡覺,請工作人員履行權限和職責。 關於無家可歸者的數據,2023年的「一夜無家可歸者普查」,曼谷有1271人無家可歸,其中585人住在曼谷區,占46.03%;在乍都節地區96人,占7.55%,在炎納瓦地區78人,占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