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編譯黃小寶/曼谷報導】在許多國家經濟放緩以及房地產行業供應過剩的情況下,各行業對鋼鐵的需求減緩。然而,這個時機可能適合調整結構,讓鋼鐵業朝著低碳產業發展。 近日,世界貿易組織(WTO)舉辦一場主題為「重塑低排放鋼鐵價值鏈(Re-Shaping Low Emission Steel Value Chains)」的公共論壇,鋼鐵業的高層分享了貿易和標準制定在實現環境目標中的重要角色。例如,在2023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上推出的鋼鐵標準原則倡議。 全球鋼鐵協會總幹事Edwin Basson表示,這個理念是基於一個信念,即鋼鐵業正在朝著減少碳排放的目標邁進。支持政策的制定以及共同製定貿易指南和排放測量方法的重要性,對於實現這一目標至關重要。「儘管在時間、資金、培訓以及研發方面存在限制,我仍然相當有信心,全球鋼鐵業正在朝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向前進,而這一變化將在2030年和2040年可見。」 Arcelor
Mittal政府事務和環境部門副總裁安妮•範表示,行業面臨的主要障礙是缺乏明確的支持政策,而這些政策正在減少碳排放方面起著關鍵的推動作用。此外,獲取清潔能源的準備和能力對實現產業減排目標至關重要。「為了大幅推動碳排放的減少,我們需要氣候政策與貿易政策更好地結合,並消除障礙,而不是不斷增加更多障礙。」 全球鋼鐵氣候委員會執行董事阿迪娜表示,透過諸如鋼鐵標準原則等各種倡議,正在共同研究溫室氣體排放的測量方法,旨在使鋼鐵業的排放測量方法一致。「企業需要一個開放、透明和可預測的市場,這是WTO的重要原則。這意味著要確保方法、計算、數據以及關於我們的成員如何實現目標的所有信息都能自由獲取。」 此外,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委員會(TBT)的6項國際標準發展原則、指南和建議等策略,是鋼鐵業需要實施的核心內容,包括TBT協議的良好實踐道德。 WTO總幹事Dr Ngozi Okonjo-Iweala在會議上表示,鋼鐵業低排放轉型正在為各國和公司創造重要的新機遇,因為這回應了關於實現碳中和的經濟需求。「各國在為價值鏈提供低排放生產要素方面的能力正逐漸成為競爭優勢,這一點在鋼鐵行業中尤為明顯。」 鋼鐵業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面臨兩個重大挑戰:在全球貿易中保持重要地位,同時大幅減少碳排放。全球近25%的鋼鐵生產跨越國界,向不同地區輸送。因此,將可持續實踐納入該行業不僅對環境至關重要,也是貿易本身的重要議題。 最近,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秘書長納立透露,泰國大型熱軋捲鋼製造商G STEEL和G J
Steel的管理層與BOI進行了會談,計畫在未來3年內投資超過45億銖,進行20年來最大的熱軋鋼生產線升級。 其中,G Steel在羅勇府的投資為30億銖,而G J Steel在春武里府的投資為15億銖,這些投資將用於更新現代化設備,提高產品質量,擴展產品系列,並提升生產線的效率和環保性,並採用低碳排放的鋼鐵生產技術。此外,還將開發廢棄鋼材管理系統,以降低成本並提高生產靈活性,從而支持國家的碳中和和循環經濟目標。 新日鐵(NSC),也是全球第四大鋼鐵生產商。NSC在泰國建立的第一條生產線已有60多年歷史,最初生產鋼管,隨後擴展到其他產品,目前在泰國擁有30多家子公司,員工總數超過8000人。在2022年,NSC投資了G
STEEL和G J Steel,這兩家公司是泰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商。目前,G STEEL和G J
Steel是泰國唯一的全面熱軋捲鋼製造商,也是唯一使用電弧爐生產低碳排放熱軋捲鋼的企業,此外還在泰國是大型廢鋼回收商,獲得了溫室氣體管理組織的碳足跡認證,支持泰國邁向綠色產業,與全球低碳鋼鐵產品需求的方向相契合。 泰國的人均鋼鐵消費量在東盟國家最高,約為每人每年234公斤。目前,泰國約有180家鋼鐵製造企業,其中約100家生產長材,約80家生產扁材。這些企業中,約有60%的鋼鐵用於建築業,其次是汽車及零件產業(20%)、電器和電子產品(7%)、機械和工業設備(5%)、包裝(5%)以及其他(3%)。 此前,泰國的鋼鐵市場受到來自中國的過剩供應和激烈競爭的影響。G STEEL和G J Steel決定擴大投資,將提升泰國鋼鐵企業的能力和生產效率,並採用現代技術降低碳排放,這將在未來國際貿易規則中,尤其是歐洲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