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局勢變幻莫測,韓國戒嚴鬧劇只是冰山一角,美國隨著特朗普即將就職,關稅政策料將重啟保護主義風潮,東南亞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莫不紛紛採取預防措施,不希望淪為美國關稅壁壘的犧牲品,經貿烽火下的底層,其實含水量高的文化底蘊,更有機會變現成為含金量高的東方不敗,值得東南亞國家深思,而例如泰國冬蔭功蝦湯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也只是其中一個驕傲。 泰國總理沛通探是賽塔時期軟實力委員會的操盤手,可見泰國新政府深刻體會,要在全球地緣有一席之地,除了前積極佈局瞻產業吸引外資進駐,更需要自身由內而外成為亮點,這方面泰國從觀光出發的文化輸出一直表現不俗,搭載相關尖端產業蜂擁而入,加上地緣優勢與政局相對穩定,泰國有機會成為東南亞甚至全球南方市場的閃亮新星。 軟實力造就實質產業的全球輸出,過往從韓國經驗足以印證,他們龐大精彩的影視產業攻佔全球粉絲腦袋,間接直接讓韓國人民走路有風。泰國總理沛通探穿著精緻泰國傳統禮服出席全球峰會,成為社群網路熱烈分享的焦點話題。大陸青年學子訪問台灣,馬龍的帥氣和彭弋航的仙氣,只是吸引台灣年輕族群眼球的其一因素,侃侃而談落落大方展現中華文化氣韻的表現,才是征服台灣社群的關鍵。 走訪過東南亞國家的人,都對到處蘊含中華文化元素的情景感到驚訝,東南亞確實典藏著豐富的中華文化根基,但有些區域則因某些歷史因素,可惜華文教育出現斷層,然而隨著全球南方市場的成型,中華文化更有機會成為一帶一路經濟的深層文化經脈,華文學習與接觸使用將更加蓬勃,以泰國為例,事實上泰國傳統軟實力的文化特質,並不會因為中華文化而導致泰國本體失色,反而更因為相輔相成彼此加分,泰國華裔總理家族顯然更能理解,中泰不只一家親,更是軟實力的手足之情。 因此面對川普重啟的西方文化霸權烏雲罩頂,東南亞各國在築起經貿灘頭堡之際,莫忘鞏固文化軟實力才是硬道理,世上也許沒有壓不垮的牆,但拔不斷的是根,喜見華人文化在東南亞枯木逢春,泰國豐沛的華人色彩,更沒道理自拆院牆自毀長城,美國重啟狹隘視野,只會讓東方文化加速崛起,從黑龍江到印尼南端,璀璨陽光勢將在東方大放異彩,各自發揮軟實力特質,結合前瞻高科技產業佈局,軟硬兼施會是21世紀的葵花寶典,值得樂觀期待。 不是天下大亂就能情勢大好,東南亞或是東方世界的文化蘊涵,從來都不是侵略或侵蝕,但過去慣於獨善其身,該是時候聯手兼善天下。東南亞崛起,硬產業鏈要結合志同道,團結資源成為經濟生命共同體,才有能力抵禦西方保護主義復闢,更需要體現文化軟實力的融合互利,該是東方淑世矯正西方霸權的時候了。 習近平強調「帶路」建設一茬接著一茬幹,華人深耕東南亞更可謂一步一腳印,中華文化與當地文化並存雙贏,將是東南亞崛起最有利的軟實力基礎,應該好好守護並且發光發亮,軟實力才是無畏西方霸權再起的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