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制裁施壓與連年戰耗、石油命脈被斷 政權瞬間崩潰有跡可循 敘利亞總統阿塞德政權8日垮台後,大批車輛離開大馬士革。美聯社 【編譯中心/綜合報導】挺過十多年內戰的敘利亞總統阿塞德政權在各路叛軍、反抗軍11天閃擊戰下迅速垮台,敘國的權力真空已然成為中東一項緊迫挑戰,不排除演變為割據混戰而成為第二個利比亞。 華爾街日報指出,掌權50餘年的阿塞德(Assad)家族垮台,曝露敘利亞政府軍因長年腐敗、叛逃和國家經濟危機而形同空殼,且因男性逃避徵兵而難以徵募。 政府軍物資匱乏,加上長年內戰而耗弱,盤據敘國西北部的沙姆解放組織(HTS)11月27日發動閃擊戰、30日攻佔敘國第2大城阿勒坡(Aleppo),以驚人速度攻城拔寨,政府軍幾乎都是不戰潰逃,首都大馬士革12月8日陷落,阿塞德政府宣告瓦解。 敘利亞2011年因反政府示威潮演變成內戰,阿塞德政府一度搖搖欲墜,後經盟友俄羅斯與伊朗奧援下逐漸在鏖戰10年後收復2/3國土。 然而2022年2月底俄國入侵烏克蘭後陷入泥淖、2023年10月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組織哈瑪斯襲擊以色列引爆新一輪以巴衝突,伊朗在以哈戰事、以黎衝突遭削弱,俄國與伊朗這回無暇顧及敘利亞。 華盛頓郵報一篇分析指出,隨美國與西方經濟制裁施壓與連年戰耗,敘利亞經濟早已凋敝。據報導,敘國政府近年得靠類安非他命藥品芬乃他林非法貿易維持財源。 十餘年內戰讓曾屬小康社會的敘利亞元氣大傷,2200萬人口中至少1200萬人淪為難民外逃或在國內流離失所,90%公民生活貧困。世界銀行(WB)估算,敘利亞國內生產總值(GDP)從內戰前的2520億美元掉到2021年只剩90億美元,連年輕人的預期壽命都出現減少。 石油命脈被斷是阿塞德政府另一致命傷。創刊於英國、長年報導阿拉伯事務的阿瑪賈拉雜誌指出,美國所支持、以庫德人為主的敘利亞民主力量(SDF)盤據約1/4敘國面積,控制資源最豐的敘利亞東部幼發拉底河地帶,敘國90%的油田、超過一半的天然氣田都在當地。 敘利亞因遭西方制裁而無法在國際銷售石油,SDF開採後將石油拿到黑市以每桶約15美元的價格賤賣,敘利亞人民完全無法受惠。此外,不時有土耳其媒體披露美軍車隊進入敘國東北部的油田,敘利亞官方媒體則多次指控美軍「竊奪」石油。 半島電視台指出,隨民眾覺得日子越來越難過,阿塞德成為眾矢之的,許多政府軍也根本不願為他打仗。據報導這次敘國軍、警在反政府部隊逼近前索性棄守崗位逃離,或主動繳械。 美國總統拜登8日表示,阿塞德政權垮台後美國會維持敘利亞穩定並協助敘國人民重建家園。 這次讓阿塞德一戰就垮台最大關鍵者沙姆解放組織,背後一個長期掩護者是卡達。現在卡達希望代表阿拉伯世界推動敘利亞能在聯合國監督下成立過渡政府。他們敦促執行多年來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建立一個包含舊政府成員與反對派在內的新政府。 然而目前敘利亞處於群雄割據的混沌態勢。土耳其支持的組織控制敘利亞西部一直到大馬士革;美國支持的庫德族勢力控制東北部,而約旦支持的民兵則主宰敘國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