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繁華田/曼谷報導】根據泰國工業聯合會(FTI)發布的數據,從2024年1月至10月,汽車銷量為47萬6350輛,與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26.24%,反映出泰國汽車工業正面臨多方面的挑戰。 近日,工業部長奕卡納與Rever Automotive有限公司以及比亞迪汽車(泰國)有限公司的管理團隊就政府促進電動汽車(EV)生產和國內汽車工業發展的措施、方向、政策以及公司的投資計畫進行了討論。 奕卡納部長表示,感謝比亞迪選擇在泰國投資,並正式任命Rever Automotive有限公司為其在泰國市場的汽車銷售和售後服務代理。目前,全國範圍內已設有31家展廳和服務中心,這為本地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並帶動了本地產品和服務的發展。 此次會談也討論了電動車產業發展的方向,重點是根據當前經濟狀況調整條件,包括: 1、轉型生產電動車及替代能源汽車,同時維持燃油汽車生產的基礎; 2、提高本地零件的使用比例; 3、制定合理的稅務政策; 4、為教育機構提供技術知識,培養未來高品質的技術工人。 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最近批准了涉及電動車產業的投資項目,包括生產純電動車(BEV)、電池和關鍵零件,以及充電站,總投資金額超過810億泰銖。 在消費稅廳的EV3和EV3.5政策下,共有26家公司參與,涵蓋各類電動車總計超過13萬3000輛。 2024年1月至10月,純電動車(BEV)的註冊量為5萬9746輛,較去年同期增長3%;電動摩托車註冊量為2萬1657輛,較去年同期成長21%。 在以總理沛通探為主席的國家電動車委員會(EV Board)會議上,針對當前泰國汽車市場的供應過剩風險進行了討論。供應過剩可能引發更激烈的價格戰,進而對國內汽車產業產生不利影響。 會議決定調整純電動車(BEV)相關政策(即EV3政策),原政策要求: -2024年,進口1輛需生產1輛作為補償; -2025年,進口1輛需生產1.5輛作為補償。 調整後: -讓企業在EV3政策的補償生產期間內,選擇以EV3.5政策的條件延長生產補償時間。 -補償生產要求調整為: -2026年,補償生產2倍; -2027年,補償生產3倍。 此外,對於電動車製造商提出的延長EV3政策補償生產期限的建議,會議決定考慮給予獲得EV3政策支持資金的製造商延長補償生產的條件。原定需在2024至2025年內完成的生產義務將延期。這項決定是因為國內汽車產業銷售額縮減,主要受到金融機構貸款政策趨緊以及家庭債務問題的影響,導致消費者購買力下降。 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秘書長兼EV委員會成員及秘書納立表示,會議批准了兩項重要措施: 1、支持向電動車產業轉型的措施,包括降低混合動力汽車和輕度混合動力汽車的消費稅稅率; 2、延長EV3政策補償生產期限,允許將補償生產轉移至EV3.5政策的條件下完成,同時暫停發放補貼資金,直到完成規定的補償生產任務。 這兩項措施的目的是為了保持競爭平衡,並支持整個電動汽車產業及其零部件的轉型,這將有助於推動泰國成為「全球各類電動汽車生產和出口的中心」。 關於支持向電動車產業轉型的措施,EV委員會已批准降低消費稅率,針對乘用車和座位不超過10人的客車,以支持HEV(混合動力電動車)和MHEV(輕度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投資。 HEV是採用雙重動力系統的汽車:內燃機與電動馬達協同工作,透過電池提供動力以驅動車輛;MHEV則是通过增強內燃機的驅動能力,但不能僅靠電池驅動汽車。這些汽車將在國內生產,預計將吸引約550億銖的投資。 目前的轉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以確保泰國汽車產業。這個長期支撐泰國經濟的大型產業,不會因轉型而在短時間內崩潰。然而,所有各方必須在激烈的變革中找到轉型的動力,推動泰國汽車產業繼續保持在該地區的生產中心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