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繁華田/曼谷報導】泰國再生能源協會呼籲政府推動「RE100計畫」,制定自願性碳信用規則,以吸引投資。在東南亞地區,清潔能源貫穿全供應鏈已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點。該協會建議企業將減碳視為「機會」而非成本。 在2024年12月4日於曼谷暹羅百麗宮舉辦的「2025可持續發展論壇:協同推動商業」上,泰國再生能源協會委員會成員詹姆斯•安德魯•莫爾表示,當前清潔能源在商業運營和海外投資中變得愈發重要。許多國家正在規劃實現企業使用100%清潔能源(RE100),涵蓋供應鏈的各個環節。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人工智慧(AI)和資料中心,供應鏈和工廠的綠色化需求也在增加,企業希望更方便地獲取清潔能源。然而,各國的電網能力仍不足以完全滿足需求。因此,投資者在選擇投資目標國家時,會考慮清潔能源的比例以及取得難易度。 在泰國,政府也在積極推動清潔能源發展,如國家能源計畫(PDP)中增加清潔能源的生產目標,以及推出了5000兆瓦購電協議(PPA)和可再生能源認證電力(UTG)銷售計畫。這些措施顯示了泰國在推動再生能源方面的努力。 另一個備受關注的趨勢是第三方准入的選擇,這為清潔能源的使用提供了一種全新選擇。透過這種方式,使用者可以選擇購買清潔能源的來源,並支付能源過網費用。此外,還包括另一種形式的清潔能源使用認證:可再生能源證書(REC),它能夠保證用戶所用能源的清潔屬性。這種模式正在本地區逐漸流行。 在碳信用方面,它在全球範圍內扮演著重要角色。為了實現地球升溫不超過2攝氏度的目標,我們需要通過各種活動減少碳排放。然而,各國在碳信用市場的規則和法規上存在差異。 目前,許多企業仍在觀望自願性碳市場相關法律的明確化。大多數市場仍以自願為主,而新加坡則已經建立了強制性碳市場,引入了碳稅,從而在政府與企業的管理方面形成了明確的框架。 在國際壓力下,私營部門面臨更大的減碳要求,無論是來自供應鏈中的生產端,還是消費者的需求端。從競爭的角度看,我們必須思考這是否僅僅是成本問題。然而,許多領先企業將其視為一種機會,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減少碳排放和資源消耗來實現碳減排的典型案例。 此外,企業還可以探索新的增長曲線,將碳減排視為商機。通過制定支持性的政策,泰國有望在該地區的綠色發展中成為領先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