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黃聖/曼谷報導】餐飲業是另一個根據季節和經濟狀況波動的業務,因為這是一項「易開業-易倒閉」的業務;那些資金雄厚的企業可以繼續經營,但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就只能揮手告別。 目前的情況如何呢?根據土地與房屋銀行業務研究部門對未來1年餐飲業務的預計,自去年至今年前9個月,整體業務收入可持續成長,主要受益於國內經濟復甦和消費者購買力的提高。 與此同時,一個重要的推動因素是旅遊業的復甦,由於支出的擴大,旅遊業明顯恢復了成長,使得餐廳和酒店的服務及其他相關活動費用不斷增加。 此外,政府將於明年上半年實施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數位錢包的發放,將有助刺激經濟和增加支出,尤其是消費品支出,並有助於促進餐廳業務的成長。 如果政府像往年一樣在明年初批准額外的刺激消費措施,例如:電子退稅政策(E-Refund),這將有助於進一步提高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如果外國遊客數量繼續良好增長,並恢復到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將對明年餐飲業產生積極影響。 但業界必須小心謹慎,自2022年以來,餐飲業的競爭逐漸加劇。雖然今年關閉業務的數量在不斷增加,根據商業部商業發展廳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一共有550家餐廳關閉,較上年增加了88.9%;但新註冊數字仍然較高,今年前10個月新增註冊3557家,下降0.5%。 因此,餐飲行業的數量仍在增加,尤其是小型餐廳經營者,以及集中在曼谷及重要城區和旅遊城市的中小企業(SME)。 此外,與過去相比,原料、燃料成本不斷上漲,導致企業利潤不斷減少。此外,餐飲業可能面臨變革的風險,尤其是氣候問題,預計發生的機率會更高,而且會更加嚴重,影響農業產量並導致原材料成本增加。 同時,地緣政治衝突依然曠日持久,這可能會導致全球燃油價格波動並可能會持續上漲,包括消費者行為的改變,以及食品和飲料消費趨勢的快速持續變化。 例如,對健康食品、植物性食品和飲料的需求趨勢。人們對使用永續原料和包裝越來越感興趣,包括線上訂餐平台的普及等,促使餐廳必須密切關注、適應並靈活應對新興趨勢;以及擴大各種訂餐渠道,包括店面、外帶和線上訂餐平台,將有助於增加業務的銷售和收入。 根據中小企業促進辦公室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泰國餐飲企業總數為32萬3612家,較2022年略增0.8%,其中有29萬7593家或超過92.0%為微型企業;2萬5910家或8.0%為中小型企業;109家或0.03%為大型企業。 按區域劃分,餐飲企業主要集中在重要城市和旅遊城市,餐飲企業最多的10個府治包括:曼谷,有超過4萬5841家,占14.2%;春武里府,有1萬3125家,占4.1%;清邁府,有1萬2866家,占4.1%;素叻他尼府,有9736家,占3%;清萊府,有7543家,占2.3%;暖武里府,有7466家,占2.3%;宋卡府,有7134家,占2.2%;孔敬府,有7079家,占2.2%;北欖府,有6836家,占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