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沛洛副次長昨天主持關於「非正規雇傭勞工社會權益保護」的研討會時表示,勞工部委託朱拉隆功大學對國內眾多自由謀職勞工問題進行研究,研究計畫從國內抽樣1萬名進行調查,這些非正規雇傭關係勞工分成接料回家加工、受雇駕車、菜農果農、農業臨時幫工、零擔小攤販、食肆小工、撿垃圾者、家庭工人和其他臨時雇工等種類。研究結果表明,他們中59%希望發生工傷或工傷致殘廢得到補償;52%表示他們都不在社保體系之中,但願意自行為自己投保,可以承擔每月的投保額約為150銖左右;51%表示從事工作的環境惡劣,如高溫、有毒和高噪音等,因此希望有健康醫療權利;菜農果農則希望自己種植的農產品價格有所保障,汽油升價時有一定補助和日常生活費也有一定的保障;對於零擔小攤販則希望能可能得到小本經營的貸款,以解決資金周轉困難;在食肆打工者則希望工資收入有相關標準作為保障,超時工作能得到加班費。不少自由謀職勞工的工作都是全職工作,根本沒有空餘時間進行第二職業來找更多的收入,低微的收入讓他們既無儲蓄,也無社會福利保障,他們當中僅有家庭工、建築工除了工資外,還有一些福利。 沛洛副次長表示,為了提高和改善社會非正規雇傭關係勞工的社會權益與福利,讓社保制度能覆蓋並惠及這部分勞工,國家政府部門、私營公司、教育機構等方面都應當聯合來研究他們的面臨的問題,以便找出更有效和合適的辦法來保護他們的權益與社會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