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中的雙邊貿易在2004-2006年間增長迅速,泰國對中國的出口年增長率達到25-28%,進口年增長率約21-37%,是泰國第3大出口市場和第2大進口來源地。由此可見,中國對泰國出口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泰華農民研究中心認為,2007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將介於9.0-9.5%,低於2006年的額度。另外,預計出口貿易和國內消費也將放緩增長,可能會對泰國的出口發展造成衝擊。
泰華農民研究中心認為,2007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將介於9-9.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約為20%,均比2006年有所降低。另外,預計出口貿易和國內消費也將放緩成長,增長率將介乎於15-17%,與2006年的24.9%差距甚大。不過,得益自人民幣堅挺,預估進口將持續增長20-22%。
雖然泰中雙邊貿易近年來快速成長,但泰國對中國的貿易一直呈逆差狀態,2004年和2005年的逆差分別為10.29億美元和19.92億美元。2006年首11個月,亦出現17.14億美元的逆差。
2006年首11個月,泰國對中國的出口額為106.25億美元,年增28.41%,接近2005年的28.85%。2006年出口到中國的10大泰國產品,依次分別為電腦及零組件、橡膠、化學品、塑膠樹脂、積體電路、原油、木薯產品、成品油、橡膠製品和木製品,該批產品在泰國對中國的出口總額中占有72.8%的比重,僅電腦及零組件的出口比重已達到20%。其中,鏡片、成品油、化學品及橡膠製品等的出口增長速度最高,分別達到340%、308%、134%及119%。
值得擔憂的是,在出口到中國的10大泰國產品中,電腦及零組件、原油和木製品的出口增長已出現放緩態勢,由於這些產品可在其他國家,尤其是東盟國家中找到替代品,相信泰銖堅挺是導致上述產品出口放緩的主因。更嚴重的是,由於2007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呈放緩趨勢,導致中國將減少從泰國進口工業零組件及原材料產品,特別是電腦及零組件、電子產品和塑膠樹脂等。預計2007年泰國對中國的出口增長率為20-25%,低於2006年約為27-30%的增幅。
進口方面,2006年首11個月,泰國從中國的進口總額為123.398億美元,年比攀升21.3%。雖然進口增幅有所放緩,但仍處於高水平,因為2006年首11個月泰國的總體進口增幅僅為7.52%。預計2007年泰國從中國的進口仍將繼續高位增長,但速度將放慢,因為泰國的出口和經濟增長呈放緩趨勢,將導致對用於生產出口產品的工業原材料、零組件和資本貨物的需求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