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國豬肉供應量從2006年第4季起開始充斥市場,農場前毛豬價1度跌破成本,導致豬農遭受嚴重虧損。就此,農合部、豬農和養豬企業已在2007年初制定解決豬肉價格低迷的方針及緊急措施,要求各方配合將每月的豬養殖量減少4萬頭,還通過將10萬頭豬製作為烤豬等方法來減少供應量。此外,商業部還推出100銖2公斤豬肉計畫。預計豬肉價格低迷問題在上述措施實施後的8個月內(約2007年8月份)獲得解決。
不過,泰華農民研究中心指出,上述措施僅屬短期性,一旦豬肉價格再次回升,豬農又會擴大生產規模,進而再度發生供過於求的現象。為此,有關部門應認真解決上述惡性循環,最重要的是同心協力將豬肉供應量調整到與市場需求相符的水平。此外,還應提高養豬效率,尤其是降低飼料成本,並促進擴大豬肉及其製品的出口,因為目前泰國豬肉及其製品的出口量僅占產量的1%,而且在擴大市場的同時,還可以減少對國內市場的依賴度。
研究中心分析,導致豬肉產量日益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豬肉售價在2004年起出現上漲,吸引豬農擴大養豬規模,但在產量大幅增長的同時,豬肉的消費量卻增長不多。加上受到泰銖持續走強的衝擊,導致2006年豬肉及其製品的出口額有所降低,儘管與2005年相比出現增長,但分析出口資料後可發現,只有鹽醃豬肉、乾豬肉、熏豬肉和調味豬肉等出現擴大。
與此同時,活豬、冷凍鮮豬肉和用於食用的冷凍鮮豬內臟的出口額卻呈現下降。在出口額走低的同時,豬肉及其製品的進口卻趨向增長,尤其是內臟、鹽醃豬肉、幹豬肉和熏豬肉,導致部份消費者轉向食用進口豬肉及其製品,成為壓低國內豬肉及其製品價格的間接因素。
不過,泰華農民研究中心指出,上述措施僅屬短期性,一旦豬肉價格再次回升,豬農又會擴大生產規模,進而再度發生供過於求的現象。為此,有關部門應認真解決上述惡性循環,最重要的是同心協力將豬肉供應量調整到與市場需求相符的水平。此外,還應提高養豬效率,尤其是降低飼料成本,並促進擴大豬肉及其製品的出口,因為目前泰國豬肉及其製品的出口量僅占產量的1%,而且在擴大市場的同時,還可以減少對國內市場的依賴度。
研究中心分析,導致豬肉產量日益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豬肉售價在2004年起出現上漲,吸引豬農擴大養豬規模,但在產量大幅增長的同時,豬肉的消費量卻增長不多。加上受到泰銖持續走強的衝擊,導致2006年豬肉及其製品的出口額有所降低,儘管與2005年相比出現增長,但分析出口資料後可發現,只有鹽醃豬肉、乾豬肉、熏豬肉和調味豬肉等出現擴大。
與此同時,活豬、冷凍鮮豬肉和用於食用的冷凍鮮豬內臟的出口額卻呈現下降。在出口額走低的同時,豬肉及其製品的進口卻趨向增長,尤其是內臟、鹽醃豬肉、幹豬肉和熏豬肉,導致部份消費者轉向食用進口豬肉及其製品,成為壓低國內豬肉及其製品價格的間接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