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生產指數4月份略增至151.98

2007-05-31 12:04:0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副總理及工業部長柯實表示,由於存在利率下調等利多因素,相信今年下半年泰工業仍會良好成長。他認為應該繼續推動官方基建投資,並叮囑民企重視全球經濟的變化形勢,也許會影響泰商品出口表現。今年4月份工業生產指數達151.98,高於去年同期的148.22。
 
柯實透露,根據工業經濟辦事處報告,今年首4個月的工業形勢,由於經濟及政治問題開始舒解,官方出台刺激經濟及不動產業措施,加上利率調減及政府開始推行基建投資再見,相信以上的利多因素將有助提高投資者及消費者的信心,促使今年下半年工業形勢出現好轉趨勢。可是,泰業者還須緊密追蹤泰國主要出口市場-美國的經濟動向,是否會出現放緩趨勢。泰銖自2006年底起連續升值,擔心使國際市場的競爭問題加劇。根據2007年首季資料,發現其他主要貿易夥伴國家,例如歐盟(EU)、日本、中國及印度的經濟增長均超過原預測,將對泰工業的出口及增長帶來益處。
 
工業經濟辦事處主任安差嘎透露,辦事處通過收集53類工業共2,121家工廠及215項產品資料,包括大型工業集團及中小型企業(SME)的資料後,發現今年4月份的工業生產指數達151.98,比去年同期的148.22高。運交商品指數亦自去年同期的144.17攀升至149.94;庫存成品商品指數由165.53增至172.88;庫存成品商品比例指數從153.31升至170.53;工業勞工生產指數自137.01漲至138.52;工業部門勞工指數由105.30攀升到106.67。產能利用率卻自去年同期的63.57%,今年減剩60.91%。
 
安差嘎表示,由於每年4月份的工作日最少,所以國內經營者的生產及銷售亦會比3月份減少。
 
今年4月份工業產品指數增長的工業,包括硬碟、啤酒、電子、砂糖及空調器。呈現衰退的工業是紡紗、布匹、電視機、石化品、煉油及水泥。生產及銷售減少的工業,主要是提供國內需求的生產業,除了受國內購買力減低的影響外,油價連續上漲及政治形勢不明確,亦重創消費者及投資者對經濟的信心。
 
至於5月份的工業指數趨勢,安差嘎預測,生產指數增長約11.8%,年比走高約3.8%,由於5月份的工作日比4月份多。導致生產減速增長的因素,是由於油價持續走高,已接近去年的最高價位,打擊經濟信心,並使國內消費進一步減弱,投資增長呈現放緩。增長速度略微放緩的商品,包括建材、電器、汽車及家具。經營者應覺悟及調整企業策略,以配合及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化。
 
安差嘎指出,由於主要貿易夥伴國家的經濟增長高於預期,例如歐盟、日本、印度、中國及其他新市場。泰經營者必須努力改進生產效能,並盡力保持出口價格(以美元計算),且調整經營企業策略,避免價格方面的競爭,轉為重視提高商品品質及標準代替。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