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中央銀行透露,今年4月份經濟形勢開始出現好轉訊號,國內需求開始增加,由於政府部門加緊提支預算及調減利率。中央銀行指出,依靠原有的經濟基礎,如果政治形勢能舒解,將使經濟再次復甦。上月進口總值107億2,500萬美元,大增11.2%,貿易賬在近9個月來首次出現逆差9,700萬美元。
中央銀行國內經濟部資深主任庵瑪拉表示,國內需求上月比3月份好轉,其中包括生產、消費及投資,雖然還有一些指數減低,但已有起色。由於政府加緊消費及金融政策委員會在4月11日公布降息0.50%,喚回民眾及投資者的信心,盡管對整體經濟的信心還不大,由於政治仍然不明朗。工業部門的生產增長達6.7%,與3月份僅增長3.9%比較增加。
今年4月份消費增長指數年比減少0.4%,但較3月份衰退1.4%比較好轉,由於加值稅收入攀升及電力消耗量減低2.4%。此外,國內需求亦呈現增長,可從商業銀行的放款增長率,從3月份的2.6%增至2.9%中可見一斑。
同時,4月份的投資也呈現增長,促使該月份的進口大增。其中資本商品增長17%,由於進口2架飛機,總值2億1,500萬美元。原料商品進口增長18.9%,推動4月份的進口增長達11.2%,高於3月份的0.5%,總值達到107億2,500萬美元,導致貿易賬在近9個月來首次出現逆差9,700萬美元。
出口方面,雖然4月份開始放緩成長速度,但出口增長率還高達16.5%。盡管增長數字低於3月份的19%,但如果政治形勢舒解,民眾及投資者的信心就會恢復,有助於刺激經濟好轉。
4月份旅遊業放緩,年比僅增長4.1%。加上來自國外的分紅資金,服務賬出超僅1億4,100萬美元,經常賬出超僅4,400萬美元。近2年來首次出現國際收支賬赤字達1億9,300萬美元,反映今年4月份開始有資金流出國外。
【本報訊】財經辦事處透露,4月份的出口連續第12個月出現增長,總值達到110億美元,年增18.5%,得益於開拓新出口市場。同時,民間消費及投資亦開始出現好轉的訊息,強調財政地位仍然鞏固,一般性通貨膨脹位於1.8%,持續第5個月呈現下降。
財經辦事處主任蓬妮透露,4月份的財經狀況,國家總體經濟得益於出口良好成長的動力,民間消費與投資已開始趨向好轉,內部與外部的經濟仍然穩固。
至於出口,4月份出口總值109億美元,年比攀升18.5%,得益於擴大新出口市場,例如印度、東歐及非洲等,成為推動經濟成長的主力。進口增長8.9%,價值106億美元,進口增長的商品包括原料、半製成品、消費用品、資本商品、車輛及運輸器材。受到進口加速增長的影響,貿易賬從順差22億6,700萬美元,減剩2億5,580萬美元,降幅達88.7%。
上月的一般性通貨膨脹率位於1.8%,連續第5個月調降。3月份的失業率仍在低水平1.6%,公債對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略為增為38.1%。截至4月底,外匯存底總值增加為711億美元。
供給方面,4月份的農產品指數增長13.4%,月比略微上升0.7%,特別是早稻在4月份登場數量增多。可是,農產品價格指數卻從3月份的-4.6%,下降到-8.5%,由於市場需求減緩,導致水果價格下跌,包括紅毛丹、龍眼、隆功及榴槤等。對於服務業,特別是觀光業,4月份的最新資料顯示,鑒於旅客對國內局勢不平靜沒有信心,以及北部多個府治發生煙霧問題,導致來泰旅遊的外國旅客僅109萬人次,年比略微增長0.9%,月比下跌2.4%。
她表示,國內開支出現好轉的信號,4月份加值稅收入增長7.1%,民間消費月比上揚1.9%。
中央銀行國內經濟部資深主任庵瑪拉表示,國內需求上月比3月份好轉,其中包括生產、消費及投資,雖然還有一些指數減低,但已有起色。由於政府加緊消費及金融政策委員會在4月11日公布降息0.50%,喚回民眾及投資者的信心,盡管對整體經濟的信心還不大,由於政治仍然不明朗。工業部門的生產增長達6.7%,與3月份僅增長3.9%比較增加。
今年4月份消費增長指數年比減少0.4%,但較3月份衰退1.4%比較好轉,由於加值稅收入攀升及電力消耗量減低2.4%。此外,國內需求亦呈現增長,可從商業銀行的放款增長率,從3月份的2.6%增至2.9%中可見一斑。
同時,4月份的投資也呈現增長,促使該月份的進口大增。其中資本商品增長17%,由於進口2架飛機,總值2億1,500萬美元。原料商品進口增長18.9%,推動4月份的進口增長達11.2%,高於3月份的0.5%,總值達到107億2,500萬美元,導致貿易賬在近9個月來首次出現逆差9,700萬美元。
出口方面,雖然4月份開始放緩成長速度,但出口增長率還高達16.5%。盡管增長數字低於3月份的19%,但如果政治形勢舒解,民眾及投資者的信心就會恢復,有助於刺激經濟好轉。
4月份旅遊業放緩,年比僅增長4.1%。加上來自國外的分紅資金,服務賬出超僅1億4,100萬美元,經常賬出超僅4,400萬美元。近2年來首次出現國際收支賬赤字達1億9,300萬美元,反映今年4月份開始有資金流出國外。
【本報訊】財經辦事處透露,4月份的出口連續第12個月出現增長,總值達到110億美元,年增18.5%,得益於開拓新出口市場。同時,民間消費及投資亦開始出現好轉的訊息,強調財政地位仍然鞏固,一般性通貨膨脹位於1.8%,持續第5個月呈現下降。
財經辦事處主任蓬妮透露,4月份的財經狀況,國家總體經濟得益於出口良好成長的動力,民間消費與投資已開始趨向好轉,內部與外部的經濟仍然穩固。
至於出口,4月份出口總值109億美元,年比攀升18.5%,得益於擴大新出口市場,例如印度、東歐及非洲等,成為推動經濟成長的主力。進口增長8.9%,價值106億美元,進口增長的商品包括原料、半製成品、消費用品、資本商品、車輛及運輸器材。受到進口加速增長的影響,貿易賬從順差22億6,700萬美元,減剩2億5,580萬美元,降幅達88.7%。
上月的一般性通貨膨脹率位於1.8%,連續第5個月調降。3月份的失業率仍在低水平1.6%,公債對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略為增為38.1%。截至4月底,外匯存底總值增加為711億美元。
供給方面,4月份的農產品指數增長13.4%,月比略微上升0.7%,特別是早稻在4月份登場數量增多。可是,農產品價格指數卻從3月份的-4.6%,下降到-8.5%,由於市場需求減緩,導致水果價格下跌,包括紅毛丹、龍眼、隆功及榴槤等。對於服務業,特別是觀光業,4月份的最新資料顯示,鑒於旅客對國內局勢不平靜沒有信心,以及北部多個府治發生煙霧問題,導致來泰旅遊的外國旅客僅109萬人次,年比略微增長0.9%,月比下跌2.4%。
她表示,國內開支出現好轉的信號,4月份加值稅收入增長7.1%,民間消費月比上揚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