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羅粟粟/曼谷報導】副總理兼商業部長朱林公佈2022年8月份和前8個月泰國的國際貿易情況,數據顯示,2022年8月份泰國出口增長7.5%,出口額為236億3270萬美元,約合8611億6900萬泰銖,為連續增長的第18個月。進口額為278億4810萬美元,增長21.3%,導致泰國貿易逆差額為42億1540萬美元。

取自路透
2022年前8個月累計出口額為1964億4680萬美元,約合6兆6354億4600萬泰銖,增長11%;累計進口額為2105億7850萬美元,增長21.4%。
2022年8月份出口的3大類產品包括:農產品出口下降10.3%,出口額為770億8800萬泰銖;農工產品出口增長27.6%,出口額為710億1500萬泰銖;工業產品出口增長9.2%,出口額為6804億7100萬泰銖。
對於下一階段的出口趨勢,商業部評估認為,今年仍有積極信號有助於支持泰國出口實現目標。特別是預計今年剩餘時間對食品的需求將增加,因為全球糧食價格仍維持在高位。而且主要貿易夥伴持續上調政策利率,將導致泰銖相對於主要貨幣持續貶值,這也是讓泰國保持競爭力的一個積極因素。
此外,2022年1月1日至9月20日,泰國大米出口量為535萬噸,比2021年同期增長45.46%,大米出口額為935億7800萬泰銖,同比增長40.11%。
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名譽會長初傑表示,印度是泰國白米出口的主要競爭對手,而印度政府於近日下令禁止出口碎米,並對未碾米、去殼糙米、半精米和全精米徵收20%關稅,蒸谷米和印度香米暫時排除在外,以增加印度國內供應。這將有利於泰國大米出口,因為將把印度大米的出口價格提高到與泰國和越南大米相近水平。
過去印度白米價格為每噸340美元,而泰國每噸420美元,但隨著關稅上調20%,印度大米價格將上漲每噸60-70美元至390-400美元。會有更多買家轉向購買泰國大米,因為質量更好,而且交付準時。
在印度政府採取這項措施前出售但未交付的大米,有上百萬噸正滯留在港口,因為印度政府宣佈立即生效,沒有調整期,導致買家拒絕繳納額外20%的稅款,而賣家也不願意虧本,使得緊急需要大米的買家立馬轉向泰國和越南。而且到年底,許多國家出於對糧食短缺的擔憂,會抓緊進口大米,以保障糧食穩定。
初傑稱,如果印度繼續採取這項措施直到年底,可能使泰國大米出口多達800萬噸,出口額將達到1500億泰銖。至於泰國大米和世界大米的價格趨勢,應該會再次上漲,但價格可能不會上漲太多,因為全球大米庫存量還非常多。
印度暫停碎米出口並提高多種大米20%關稅的原因,來自於過去印度因出售廉價大米,導致國內庫存急劇下降,而目前的生產季節,印度面臨旱災,大米產量減少,如果還加速出口的話,政府擔心國內的大米價格會上漲,而且可能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因此採取這樣的措施,確保大米庫存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