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永正/曼谷報導】泰國中華會舘2023年3月25日晚,於本會舘中山紀念堂舉辦紀念黃花崗烈士大會。 司儀為覃亞操總幹事,介紹貴賓:代表處長官,徐副代表蔚民閣下,許世榕僑務組長,陳超峰僑務副組長,黃書雅秘書,中華會舘李那隆理事長,陳水龍名譽理事長,丘菁瑛名譽理事長,九屬會館客家總會黃建華理事長,廣肇會館余東海代理事長,何國忠永遠名譽理事長,江浙會舘陳淑卿代理事長,雲南會館張時美理事長,台灣會舘林何佩娟主席,廣西總會饒美臨代主席,泰華各主流社團,東盟泰國華商中小企業總商會劉秉二總會長,留台同學總會洪鈞濤代理事長,華商經貿聯合會王興義理事長,海華協會林來好主席,泰華婦女聯合會楊玉秀理事長,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素瑪莉理事長,留華同學會曹湘明理事長,惠來同鄉會方松堅理事長,豐順會館徐永添主席,世界日報邱光盛社長,京華中原日報吳金城社長。 大會主席簡世瑜致詞:本舘以肅穆的心情,緬懷黃花崗72烈士在百年前的英勇事蹟。國父孫中山先生為了推翻滿清專制政府,發動革命起義10次,尤以辛亥年1911的4月27日,農暦3月29日,第3次廣州起義最為慘烈。承如國父所說,此役「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熱血青年持槍衝鋒,奉獻生命,氣闊山河,所為為何?願以區軀,謀國人之永福。 這樣的革命愛國情操,不旦舉世震驚,社會也為之動容。也因此役青年們的壯烈犧牲、才有同年辛亥十月武昌的成功,並行建立亞洲第一民主共和國的契機,有此成果,誠屬不易。 徐蔚民副代表致詞:規模最大,犧牲也最多的,就是發生在1911年(宣統3年)3月29日的第10次革命廣州起義。當時國父孫中山先生正在歐洲奔走為革命籌措經費,革命志士在黃興領導下發動廣州起義,由於準備不足,以致失敗。雖然這次廣州起義不幸失敗,然而眾多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犧牲,喚起了當時廣大群眾的覺悟轉而前仆後繼支持革命,終於在第11次武昌起義成功推翻滿清,創建中華民國。承先啓後黃花崗烈士的重要時代意義在於完成大我犧牲小我。 雲南會館張時美理事長致詞:在這個價值觀混淆不清的時代,能夠正確認識中國近代史的已經不多,許多重大事件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而中華會舘扮演了一個重要的的角色,以舉辦名人講座,或紀念大會等方式,啟發我們的眼界,指引我們守護正確的歷史觀,為泰華社會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本人感謝主辦方的邀請。並感謝中華會舘多年對泰北雲南鄉親的關切。 李那隆理事長致詞:今天,我們懷著莊嚴肅穆的心情,來舉行黃花崗烈士紀念大會,承蒙大家撥空前來共襄盛舉,本人在此表示最高的敬意。 我們都知道329黃花崗紀念日,就是廣州戰役,是在宣統3年也是農暦辛亥年3月29日,西元則是1911年4月27日,但是我們一般都說成329。 黃花崗這個地方,前是叫紅花崗,當時是一名叫潘達微的義士,負責安排收集72烈士屍骨及安葬事宜。他四處奔走、遊說,才選定了這塊地,做為烈士們的長眠地,為了紀念烈士們碧血黃花,忠烈堅毅的精神,才改名黃花崗。 有朋友問我,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武裝革命,戰役何其之多,廣州之戰也沒有打勝,為何會盛大的紀念呢?我想,第一、誠如國父孫中山先生說的革命屢屢失敗,然死傷之慘以此役為最,吾黨精華,付之一炬,何等慘痛,這次戰役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震驚全國,喚起了民眾的愛國熱潮,紛紛投筆從戎,加入革命軍的行列,各省風起雲湧,才有武昌雙十起義的勝利,革命的成功,所以國父也說「黃花崗之役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之役並壽!我們在此,願先烈們英靈長存、精神永在。 本次大會,很榮幸邀請到簡世喻先生擔任大會主席,簡先生父親簡謙勇先生,是我們尊敬的中華會舘前顧問先進,一生出錢出力,熱心公益,為我們會舘貢獻良多,世喻兄克紹箕裘,子承父志,接受我們的邀請,成為中華會舘的理事,世喻兄是我們僑界公認的才子,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他是一位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也是佛學大師,接下來他的專題演講。 簡世喻先生周詳地闡述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歷程,正如李那隆理事長所說,簡世喻講述必定引荐諸多典故,金句爆紅。 首長致詞畢娛樂節目登場。長青合唱團:南屏晚鐘,丘菁瑛名譽理事長、范彥娜副稽核、汪淑芬老師、林碧華副公關合唱:上海灘,方展勇、陳朗森、何國忠永遠名譽理事長,許景怡副理事長,張秀娟副公關,邱光盛社長,素瑪莉理事長,朱曉薇副理事長,陳賜珍、張愛寶理事等歌壇名家紛紛登場,當晚,既有學者闡述辛亥革命全貌,又具眾多歌林高手一展長才,充分展露文情並茂高水準的紀念大會。(相關新聞圖輯刊B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