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機構:菲律賓經濟抵抗力強
2006-07-31 10:43:26 作者:udnbkk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央社馬尼拉30日電】菲國媒體引述1個國際金融組織報導指出,菲律賓的經濟具有頑強的抵抗力,面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因升息造成的風風雨雨而不動如山,而這可歸功於持續的海外菲勞匯款,健全的國際收支和改善的國營金融機構業務。
菲律賓聯合日報報導,由國際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組成的國際金融研究所 (IIF)指出,菲律賓的經濟今年很可能達到原預測的成長率目標,介於5.5%至6.2%之間。
報導說,如修憲、總統彈劾等政治議題本可沖淡投資意願,但是事實上卻不足以對宏觀經濟基本面造成太大的效應。
國際金融研究所在最新菲律賓經濟評估中說,「艾若育總統脆弱的民望,和持續不斷出現的修憲爭議,雖然對中程振興投資和永續成長多少造成負面影響,但是國際收支和經濟整體的改善,已對國內外衝擊形成更強勁的抵抗力。」
今年首季,國際收支盈餘為21億3000萬美元,較2005年同期的7億8200萬全元高出近3倍。去年,菲律賓的國際收支盈餘24億美元,較前1年的增加2億8000萬美元赤字,改善許多。
上半年出口值為186億8700萬美元,較2005年同期上升16%,增長超出原預估8%年成長率,國際金融研究所預期有助於今明2年維持30億至35億美元的經常帳結餘。
報導分析說,馬尼拉政府改善金融,有助菲律賓渡過國際升息的衡擊。
國際金融研究所的評估也注意到,91天期國庫券利率從4月份最低的5.2%升至今年6月中旬的9.1%,當時適逢市場大動盪的高峰,但是到了7月中旬又回落至7.1%。
馬尼拉於4月至6月連續3個月出現預算盈餘,使上半年中央政府的預算赤字縮水至315億披索,遠低於預訂目標9.4億披索,和去年同期的675億披索。
國際金融研究所認為,政府的財政成果,可以說明投資者對菲律賓國家信用評級的信心未減,且未受國際金融市場太大影響的原因。
【中央社馬尼拉30日電】菲律賓西軍區司令丹加少將在1場聚餐活動中,感謝旅菲台商對菲律賓社會的貢獻,並形容這是許多菲律賓人都自嘆不如的好榜樣。
丹加在聚餐席間談及菲國經濟滯步難行時有感而發,他認為,旅菲台商已把菲律賓當成自己的第2家鄉,充分融入菲律賓主流社會,並熱心慈善及公益事業,「比菲律賓人還要菲律賓」。
菲律賓當局今年決心全力剿平共產黨游擊隊叛亂活動,丹加認為應採取清剿與除貧雙管齊下的政策進行,因為只要日子好了,就不會有人參加造反,而台商的奉獻對政府除貧工作助益甚大。
旅菲台商組織如菲律賓台商總會、旅菲台灣工商協會、南線台商會、蘇比克灣台商會、民進聯誼會等,都經常舉辦義診、濟貧、救災、探視孤老、捐贈物品等活動。
另外,擁有多名台商會員的愛護基金會,2年前發起的流動電腦教室計畫,迄今已造福數千名菲律賓貧民;而南線台商會為所在城市所籌組的第1支台商消防隊也即將成軍,協助消防設備欠缺的地方政府打火。
與旅菲台人交往已有數十年之久的丹加表示,台灣人是菲律賓的好朋友,這樣的情誼不應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
丹加今年稍早曾邀請台商到菲律賓西軍區總部參訪,並以高規格軍禮接待。去年菲律賓綁風再起時,他也特別設立反綁架窗口,以協助台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