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慶生陳雲林若訪台 美:正面現象
2006-08-04 10:33:4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華盛頓3日電】新任美國國務院負責兩岸事務的亞太副助卿柯慶生3日表示,美國視中共國台辦主任陳雲林訪問台灣,為一種正面的現象 (pos-itive phenomenon),也是美國鼓勵兩岸接觸與對話的一種例證。
此外,柯慶生在應邀至國會「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就中國是否仍為一個「負責任的利害關係者」這項主題發表行政部門的立場時,表明美國仍會延續這項政策,並鼓勵中國擔任一個「負責任的全球利害關係者」 (responsible global stakeholder)。
「視中國為負責任的全球利害關係者,不僅是我們的目標,也是兩國之間建立重要和互惠關係過程的一個架構。」柯慶生說,美國不會對中國使用「圍堵」的政策,也視中國的經濟成長為正面的結果和現象。
柯慶生在會後回答台灣媒體詢問,談到美國對陳雲林訪台的立場時說,美國鼓勵兩岸接觸與對話,也視陳雲林訪台為另一種兩岸接觸與對話的例證,但美國也同時鼓勵北京,要和台灣合法選出的領導人對話與接觸。
柯慶生表示,美國並不滿意北京目前仍不願和台灣領導人對話的作法,但仍會持續敦促,「這也是增進兩岸接觸的最好方式。」
柯慶生說,最近兩岸關係在經貿上有些進展,如兩岸菁英互訪,而美國對台灣的政策仍然是「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
在中國軍力現代化的議題上,柯慶生表示,中國大幅提高軍事支出,取得更精良的系統等追求軍事現代化的過程是自然的,但過程中缺乏透明度,也一直為美國和周圍國家所關切。
柯慶生說,美國注意到中國對台海的軍力部署快速成長,這也冒了破壞兩岸現狀的風險,而美國也會根據台灣關係法所規範的義務來回應。
柯慶生說,美國也注意到北京仍拒絕放棄對台動武,北京需要降低這些威脅,以增進兩岸的對話,其中包括和台灣合法選出的領導人對話。
在回答委員會委員詢問美國和台灣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可能性時,柯慶生也重申,美國認為目前並不是和台灣簽訂FTA 的時機,雙方仍可透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繼續討論藥品訂價以及政府採購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