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麥賽賽獎顯彰麥賽賽精神
2006-08-07 10:44:5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知名的菲律賓「麥賽賽獎」主辦當局,日前宣布2006年該獎項的6位獲獎人名單,並將於8月31日在馬尼拉的盛典中授獎。國際間歷來十分重視此為懷念菲律賓已故總統而設置的獎項,向尊稱其為「諾貝爾獎亞洲版」。6位各在本身崗位上有非常表現的人物,在評審團反覆斟酌中脫穎而出,固是實至名歸,可喜可賀。但主辦當局和菲律賓朝野崇念麥賽賽總統,在1年1度的儀典外,似還應表彰這位不世出人物的精神和貢獻,以擴大影響,垂為典範。讓菲律賓的政治、社會,在先行者的懿行啟導之下,得及時摆脫政客和既得利益集團操弄,回歸正常,使備受折磨的廣大人民可過最起碼的生活,南洋諸國也可領略他的風範。
麥賽賽對菲律賓的貢獻,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擔任國防部長時就已相當突出。當時把持政府的重要分子,多受大地主如美菲財團影響,曲解濫用政府政策,使人民的挫折感升高;另以暴力號召反政府的「虎克」組織,喊出「官逼民反」的口號,引誘而使许多農民和對政府喪失信心或者漠不關心的公眾,紛紛投靠「虎克」,形成了尾大不掉的情勢,整個菲律賓都承受暴力行動的壓力。麥賽賽憑著他正確的判斷,認清「虎克」坐大,並非是相關成員都存心反叛、醉心於暴力,而是為殘酷現實、經濟困窘逼上絕路。於是麥賽賽一面領導軍隊摧毀「虎克」據點;另則以富有想像力的計畫,爭取许多活躍的「虎克」成員歸順。及時承諾推動社會改革立法、建立更佳司法、舉辦深入村莊的教育與公益服務。他身體力行認同大眾疾苦,對「虎克」又恩威並用,不旋踵就使社會粗安。到1951年「虎克」組織趨於潰散,小部分竄逃呂宋山間,已不成大威脅,把陷於危疑震撼中的菲律賓救了回來。仰慕者稱頌他這種挽狂瀾於既倒的表現,是「麥賽賽革命」,確認他是菲律賓建國初期的大工力臣。
麥賽賽的潛力,更在1953年接替季理諾為菲總統後做了充分的發揮。他實施的土地改革政策,嘉惠於廣大的農民、農業和農村,使秩序井然,欣欣向榮。隨即將他以往的承諾,逐項兌現,尤其令人側目的是雄心勃勃的經濟計畫,生產朝工業化發展、創造多方面的就業機會、約束物價、放寬管制,幾乎完全合乎現代化要求。於是,這位獨特公共人物擊敗「虎克」叛亂,為國家帶來和平、為政府的道德效率設定新典範、激起人民對於更光明前程的憧憬等績效,撥亂返治,成為菲律賓歷史上最受愛戴的政府領袖。
菲律賓誠為不幸,1957年3月,麥賽賽的座機撞到宿霧附近山頭而機毀人亡,他為菲律賓開創的所有大政方針,一切以民為本的政策目標,竟然全部告停。所謂人亡政息,麥賽賽奠立的基礎以及所經營成的榮景,轉瞬火滅灰飛。目前菲律賓的處境,和麥賽賽執政前相彷彿,他所關愛的人民以赴國外服勞役為就業上選,所賺得的辛苦錢竟是挹注財政的重要項目。如果麥賽賽九泉下有知,何以瞑目?我們重提這些舊事,警惕的在此,感慨的也在此。假使菲國朝野願回首前塵,將麥賽賽的治國精神找回來,豈不比目前處境要好得多?
麥賽賽獎共6個項目,分別授予柬埔寨悉心為民的公務員、韓國社會正義的改革運動者、菲律賓的新聞自由鬥士、尼泊爾的眼角膜中心主持人、印度的反貪汙運動領袖、菲律賓的領導人培育機構等個人和機構。這些都是麥賽賽生前為國家社會進步所規劃,或已履行的志業,獲獎人有這項光環加持,想必備感榮耀,而會更加努力。而我們更加期盼麥賽賽基金會除了1年1度宣揚麥賽賽的事蹟,還能更積極的把麥賽賽為國為民的精神顯彰出來,使之發揚光大,也讓菲律賓人多一點對未來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