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銀發表東亞經濟成長展望與台灣處境

2006-08-19 11:56:0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亞洲開發銀行」(ADB)日前發表「東亞新興經濟體經濟成長與展望」研究報告,預測今(2006)年東亞經濟體平均成長率7.5%。亞銀認為東亞經濟體能連續3年保持7%以上,主要受惠於工業國家經濟持續擴張、全球科技業景氣回升。但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只有4.4%,遠落於平均成長率之後,在亞洲區敬陪末座。亞銀還說,預估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在政治不確定、龐大公共支出等因素拖累下,還要下修到4%。1度有亮麗表現的台灣經濟淪落至此,正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例子,情何以堪。

台灣經建會對於亞銀的研究報告,必然有所反駁。其說詞是,其他東亞國家多為開發中國家,香港、新加坡則屬城市經濟,這些經濟體的經濟成長率數字的確會比台灣高。經濟競爭力應該比長期,不能看一時,台灣經濟尚維持在4%,是相當不錯的。台灣經建會的這番獨白,究竟能取信於多少人,姑且不論。目前台灣經濟的重要指標,舉凡經濟景氣、消費者信心、民心指數等,全面下降,沒有1項表現讓人滿意,展望台灣前程,早令人憂心忡忡。亞銀公布對台灣經濟成長率的預估,連續2年下修,舉數字做說明,更加不得不信。

事實上,台灣經濟情勢不好,從政府到民間,大家都心知肚明,亞銀公布東亞各經濟體今明年成長率預估,把台灣全列於榜末,只是另項鐵證而已。台灣執政當局為了不讓普遍缺乏信心和悲觀的負面評價延續,終至不可收拾,迭在「拚經濟」的空頭號召後,由新就任未久的行政院長主導,耗時100日、耗資鉅萬,召開1項所謂「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並於結束後特別強調要切實執行具「共同意見」的516項議題,以提升台灣的競爭力,為台灣經濟發展找出「藍海策略」。至於這項大規模會議和認真執行相關決議的信誓,是不是那麼順利挽回台灣各行各業喪失掉的信心,提高1點下滑中的經濟成長率就難料了。

鑑於民進黨政府全面動員籌備「經續會」,且到下屆2008年選舉總統前所剩下「拚經濟」的時間已不多。所以民進黨政府視這項會議的種種表現為「孤注」,得把握住最後求勝的本錢,是不難理解的。果有幸贏了,信心全面變壞的現象可以戢止,民進黨維持執政能增添若干機率,國際權威機構、包括亞銀在內所發表的研究報告上,台灣的經濟情勢不至於那麼不堪。所以,即使亞銀的「東亞新興經濟體經濟成長與展望」不發表、或雖發表而台灣的重要經濟指標不是接連敬陪末座,民進黨政府還是會把「經續會」這場大戲推出來。一方面做「拚經濟」的號召,讓台灣各行各業相信政府要啟動機制,力爭上游;另一方面則讓國際了解台灣經濟將停損於此,今後會重回蓬勃榮景。

只是,台灣當局操弄得沸沸揚揚的「經續會」,無論會前會後都受到多方質疑,令人不敢相信真能對台灣經濟有何實質助益。其重點在於:1.由於執政黨和在野黨全面決裂,使這項以凝聚全民共識為其宗旨的「經續會」,一開始就失去了半壁江山,幾乎沒有會議的代表性和正當性;2.堅持台灣獨立、緊縮兩岸互動的台獨勢力,和堅持環保優先、不惜犧牲經濟成長的環保團體等兩股力量,勢力雖單薄,卻以情緒性的表現,綁架會議。自始至終,在每1個分組的預備會議中,處處見這些堅持到底的人物慷慨陳辭、主導議事。於是這種難以代表共識、卻又做出「共同意見」516項的會議議題,真該切實執行嗎?切實執行後台灣經濟就會永續發展嗎?

用疑竇重重的「經續會」共同意見,主導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恐怕連民進黨的人士,也不會相信會有正面影響。5年前民進黨執政之初,開過1次「經發會」,終而有台灣經濟的頹敗,「經續會」還能如何?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