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陶哲軒 獲費爾玆獎
2006-08-24 11:21:1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23日外電報導】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召開的2006年國際數學家大會,22日把國際數學界最高獎項費爾玆獎頒發給4位數學家,他們是俄羅斯的葛瑞戈里•佩雷曼(Grigory Perelman)與安德烈•奧昆科夫(Andrei Ok-ounkov)、法國的溫德林•維爾納(Wendelin Werner )和澳洲華裔數學家陶哲軒(Ter-ence Rao)。
1975年出生於澳洲的陶哲軒是本屆費爾玆獎的年齡最小的得主。他小時候是數學神童,21歲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24歲任洛杉磯加州大學教授。他由於在「偏微分方程、組合論、調和分析、堆壘數論」研究方面做出的貢獻而獲獎。
今年31歲的陶哲軒已發表80多篇研究論文,他於2000年獲Salem獎,2002年獲美國數學會頒發的Bocher獎,2005年獲美國數學會的Conant獎。
佩雷曼今年40歲,4名獲獎者中年齡最大,恰好符合費爾玆獎得主年齡不能超過40歲的規定。他在證明龐加萊猜想過程中作出奠基性貢獻。但他自從在網際網路上發表3篇關於龐加萊猜想的重要論文之後就銷聲匿跡,而且在獲得本屆費爾玆獎後表示拒絕領獎。
現年37歲的奧昆科夫目前在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數學系工作。他因為「把概率論、表示論和代數幾何聯繫起來」而獲得本屆費爾玆獎。
出生德國的法數學家維爾納現年36歲,在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工作。他透過對數學的研究,對物理學作出了傑出貢獻,可以幫助解釋物質的相變。
按照規定,每屆菲爾茨獎最多可授予4人。自1936年首度頒獎以來,包括本屆4位得主在內僅有49人獲費爾玆獎,過去唯一的華人費爾玆獎得主是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