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和服抗焦慮藥 交通事故罪魁禍首
2006-08-31 10:36:1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拉瑪貼巴汀醫院醫學系就服用抗焦慮、抗痙攣、止咳、感冒、安眠藥等精神藥物後,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和關係進行研究。初步,指服食止咳藥後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機會比正常人高1.8倍。國外學術報告說,同時服用抗焦慮藥和酒精飲品,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是正常狀態的100倍。
拉瑪貼巴汀醫院醫學系研究員阿狄蓬醫師透露,國外研究報告指出,服食抗焦慮藥的人士和醉酒人士一樣,在接受酒精檢查時,酒精度數達50-79毫克,發生交通事故的機會比正常高5倍。如國民同時服用抗焦慮藥和酒精飲品,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將激增至100倍。由於精神藥物和交通意外的發生比例息息相關,拉瑪貼醫院立即舉辦「行車安全與精神藥物的關係」研究計畫。於去年12月開始至今年5月,在清邁、呵叻、春武里、宋卡、曼谷市內的加油站,抽樣向1,214人收集尿液樣本。在瑪希隆大學完成化驗報告後,發現平均每1,000人便有16人服用了止鼻水、感冒藥;7人服食了止咳藥;3人服食了抗焦慮藥和鬆弛肌肉的藥物;13人吸食毒品;11人吸食大麻。綜合初步資料,平均每天約有7,000名道路使用者服用精神藥物。其中多達45%更有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的習慣,另外6%表示以酒伴藥。
另1名研究員帕拉汪醫師說,在得到初步資料後,已於今年3月開始,運用6個月的時間,於樂善、納帕叻拉差他尼、威奇等3間醫院內,進一步搜集駕駛人士發生交通事故的紀錄。截至目前為止,資料搜集工作已完成近68%。透露單以樂善醫院的初步資料指出,服食止咳藥後,發生交通事故的機會比正常高出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