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製造政治危機 各說各話

2006-08-31 10:41:4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30日外電報導】紐約時報30日報導,泰國總理塔信今春遭遇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時,曾寫信向美國總統布希「求救」,表示泰國重要民主機制一再遭到破壞,民主已岌岌可危。

泰國媒體轉載塔信此信內容如下:「重要的民主機制,諸如選舉和遵守憲法對政府的節制等,均一再受到破壞。」塔信在信中解釋道,他4月間迫於輿論壓力下野,只好以「看守總理」身分留任。布希則回了塔信1封友善卻空泛的信。

對塔信而言,後來的局勢發展可謂江河日下,因為法院判決對他不利,眾叛親離,塔信所領導的政黨甚至面臨法院的禁令,塔信原來寄望在預定10月進行的選舉中力挽狂瀾,但這場選舉可能延期舉行。

有人說,這是反塔信運動的臨門1腳。反塔信運動包括大型街頭示威,反對黨抵制4月的大選結果等等。這場選舉塔信獲勝,但被法院判決選舉結果無效。

如今的問題是:到底是誰在危害民主機制,破壞憲法對政府的限制?是走上街頭,抵制選舉結果的百姓?還是塔信本人?

批評塔信者認為,塔信執政5年,掏空民主機制,百姓意欲護憲、反塔信,除了走上街頭,別無他法。他們正師法菲律賓的「人民力量」,為了搶救民主,不得不先摧毀民主。

曼谷朱拉大學的政治學教授第提南說:「有人說塔信代表真正的民主,靠街頭運動推翻他殊不可取,我認為這種說法不能成立。民主是很微妙而須仔細察辨的,必須考慮它的相關條件與環境。如果只是有個人出馬贏了選舉,並不等同於民主法治。」

塔信是泰國歷史上最會選舉的政客。泰國的窮人和鄉下選民仍然是他的死忠支持者。不論任何時候投票,塔信幾乎可以確定會敗部復活。

但論者指出,這並不足以化解泰國的問題,也無法打破目前的僵局。

泰國民族報的政治評論家卡維說:「塔信口口聲聲表示他依法行政,知法違法的卻總是他自己。民主之道無所不包,民主不只是選舉,民主還包括制衡,包括透明,包括如何善用權力,包括如何扮演稱職的領袖。鑒諸這些準繩,塔信之失政罄竹難書。」

目前许多泰國人都想師法菲律賓,展現「人民力量」。如果菲律賓經驗可堪借鏡,對泰國倒是1個警訊。

许多反對塔信─或反對菲律賓領導人的選民或许都沒有考慮到一個問題:避開民主程序去推翻民選領袖,會有什麼後果?

以菲律賓為例,人民力量之火一旦點燃,可能就會延燒數年之久,焚毀另一個政府。菲律賓繼1986年第1次展現人民力量之後,又有第2波及第3波人民力量的展現,推翻了另1位總統。艾斯特瑞達被推翻後,艾若育取而代之,如今艾若育自己也成為眾矢之的,许多「人民」又要趕她下台。

菲泰兩國湧現人民力量的背景,是兩國民主仍稚嫩而欠完善,自我節制機制不若較先進民主國家可靠。

以菲國為例,2001年人民力量起而推翻艾斯特瑞達,是因為國會議員被買通,使得罷免機制無法發揮的結果。而泰國總理塔信對民主的操弄,則更是直接且徹底。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