魟魚尾刺含毒 潛水者宜小心

2006-09-06 11:30:1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農業大學漁業系童教授昨天(5日)就澳大利亞著名的「鱷魚先生」史蒂夫•厄文4日在潛水拍攝一部紀錄片遭到毒性最強動物之一的刺魟(俗稱珍珠魚,屬魟魚類動物之一)襲擊到心臟部位毒發身亡之事,提醒潛水愛好者或在海邊戲水的人要注意提防被魟魚類動物傷害。

童教授表示,魟魚類動物尾部都還有毒刺,體形巨大的刺鰩更含有劇毒,是世界上最毒的六種魚之一,主要生長於溫暖的淺水區域。它的外表特徵為暗色,外形酷似菱形,而且還拖著1條長長的、帶鋸齒的尾巴。刺鰩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不過當感覺受到威脅時它會用尾巴自衛、將毒液注入受害者的體內,尾巴上的鋸齒還會將受害者的皮膚扯裂,進一步幫助毒液擴散。這種情況通常會在潛水者或者游泳者不小心踩到刺魟時發生。史蒂夫的心臟部位被刺鰩的毒刺襲到,就如被尖刀刺到,加上毒液迅速進入心臟,相信是造成史蒂夫致死的主因。

童教授表示,中魟魚毒液死亡的個案非常罕見,因此沒有像解除蛇毒那樣專門的血清。被魟魚毒刺傷到後,傷口會非常疼痛,解除毒液的辦法是要儘快將毒液排出,而且要在高溫的狀態下,如浸在43-45度熱水、或用電風筒吹傷口約1-2小時,能有效地減輕痛感。泰國華欣、攀牙、羅勇等地的海灘都會見到魟魚類動物,因此潛水愛好者、在海邊戲水的遊客,以及漁民都應該注意提防被魟魚傷到,或受傷後採用正確的辦法去毒,應當沒有太大的生命危險。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