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政經不穩 國人消費力下滑

2006-09-07 10:35:4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ABAC大學就民眾在經濟放緩和政治動盪的局勢下,日常生活費的轉變進行民意調查。發現大部分市民紛紛節省開支,只購買必需品。收入較低的民眾更把採購日常用品的地方,由豪華百貨公司轉移至大型零售商和超市。同時開始引用「自給自足經濟理論」至日常生活花費上。

ABAC大學民意調查辦事處就「民眾於現時經濟及政治狀態下的消費方式」,於曼谷市和鄰近地區中,抽樣向1,526人進行民意調查。發現市民的消費目標大多以日常用品為主,如牙膏、洗髮水、肥皂等,其次是食物乾糧。超過95.3%的受訪者承認轉變消費方式,在購物將比較價錢分別、容量多少等,同時還減少購買高價消費品。

受到經濟狀況的影響,收入較低的人士趨向轉移採購日常用品的地區,約有72.3%的受訪早透露,自原來的百貨公司,如中央洋行、THE  MALL,轉移至價值較低廉的大型零售商和超市購物,如BIG C、TESCO、MAKRO等。約有25.3%的人士則改為前往跳蚤市場、特價場等。同時,約有67.8%月收入超過6萬銖的人士,仍舊在百貨公司選購必需品。

對於未來6個月的消費計畫,約有30.7%的人士計畫去外府旅行,18.1%的受訪者則透露打算買樓,13.1%表示買車。當中,收入較高(月入4萬銖或以上)的人士計畫外出旅遊的比例較收入低(2萬銖以下) 的多。收入低的人士大多計畫持續進修、買樓、買車,但大部分均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

發現大部分市民開始引用「自給自足經濟理論」至日常生活上,約有49.1%的受訪者表示只購買日常必需品,根據生活需要制度理財計畫,盡量減少開支;32.5%透露將定下理財計畫,把部分金錢儲蓄下;14.3%則表示將不會購買高價消費物品,致力減除不必要的開支,盡量把生活費壓低。

ABAC大學民意調查辦事處負責人納帕隆道,調查報告指出,收入較低的人士出現入不敷支的情況。他表示,政府應設法改善上述情形,向收支有問題的人士申出援手。此外,民眾開始明白「自給自足經濟理論」的概念,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