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黨大老敢與布希唱反調
2006-09-20 04:47:3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古今作戰用兵之道,都以洞鑒敵情為先;當前的反恐怖作戰,尤以掌握情報為關鍵。取得情報最得力的來源之1,便是審訊俘虜;但美軍近年對於被俘的「敵方戰鬥員」的處置方式,有逾越美國法律和國際公約之處,聯邦法院曾裁決某些案件為「違憲」。布希總統聲明將請國會通過立法,准许設立特別軍事法庭。雖然參眾兩院中共和黨都居多數,不意竟發生重大變折,這是布希始料未及的挫敗。對於1個多月之後的期中選舉,可能有若干難測的影響。
眾院對白宮的政策,一向大力支持。布希與副總統錢尼14日造訪眾院,意在鞏固陣營。但參院軍事委員會同1天以15:9票通過了顯然和白宮不同調的草案,其中包括共和黨大老馬侃、華納,葛里翰和柯林斯,表達了「歉難苟同」的立場,引起各方注目。
布希15日上午在玫瑰園舉行記者會,在回答過程中,雖也談到伊拉克局勢、對聯合國關係等,但重點就是要爭取輿論支持,強調秘密審訊事關反恐成敗與國家安全。
情報人員受命摘奸發伏,任務艱鉅。但他們的行動必須合法,如果中央情報局密審恐怖分子不能繼續進行,「恐怖組織有何陰謀,派甚麼恐怖分子潛行來美,我們就無法掌握」,後果將不堪設想。
問題的核心在於,政府的提案,著重在「有效的手段」,多少有「為獲得更多情報,審訊不受太多限制」之意。如接受這一前提,施行將近60年的日內瓦公約各重要條款,將被摒除於無形。
日內瓦公約以保障戰俘的人權為重,多年來大體受到國際間信守。布希政府前任國務卿鮑爾表明,美國片面規避這項公約,「將引發舉世懷疑美國發動反恐作戰的道德基礎」。鮑爾曾受布希父子兩代倚重,其為軍事長才向受各方推许。這是他第1次公開批評白宮的政策,令人矚目。
華納是參院軍委會主席,接到數十位軍事將領和國防官員的信函,切望政府不宜背離日內瓦公約;否則美軍士卒萬一被俘,無法依循公約而得到保障。虐待凌辱,甚至喪生,皆所難免。
馬侃出身軍人世家,越戰期間不幸被俘,備受酷刑幽囚達6年之久。美軍占領伊拉克之後,曾發生嚴重的虐俘醜聞。馬侃一再提出警告,虐俘之弊不除,反恐難望取勝。
最近各種民意調查顯示,共和黨在國家安全議題上稍占上風,民主黨尚未摆脫「軟弱」的印象。可是,在伊拉克戰局的處理上,共和黨也未盡合民心。布希15日記者會中表現的,仍是一貫的硬派作風。戰場上未能底定亂局,這「硬派」便顯得有霸氣無信心。
就設立特別軍事法庭審訊戰俘而言,參院軍委會通過了馬侃的「另類版本」,將提交參院院會討論,華納深信會得到兩黨支持而過關。布希所能著力的,將是參眾兩院聯席會的翻案。表面看起來,此案只涉及整個反恐作戰策略的1個環節,但可能對期中選舉和今後2年的領導力發生重大影響。
觀察美國民主政治的運作,不僅在於1部憲法、3權分立、兩黨制衡,政治人物的言行舉措,也往往有微妙作用。像馬侃、華納諸人,雖沒有甚麼「天王」之類的渾號,皆能各本良知,不惜與同屬1黨的總統分庭抗禮,據理力爭。他們堅持反對「只圖達成目的不擇手段」,他們維護的是國家的長遠利益,而非1人1黨之私。
像台灣目前有百萬人民反貪倒扁的壯舉,民進黨上層竟然沒有人挺身而出,講公道話,反而強辭詭辯,為貪污解套,為阿扁護航,兩相對照,美國民主黨之可貴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