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擴張明年恐放緩 投資將萎縮
2006-09-21 23:16:3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9月19日泰國發生不流血軍事政變,以陸軍總司令頌提上將為首的國家管理改革委員會一舉推翻了塔信領導的看守政府。泰華農民研究中心對政變後的泰國經濟走向作出如下的分析:
雖然9月19日政變事件可能對外國投資者信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不管是外商直接投資還是證券投資,但由民主行政制度改革委員會和即將成立的臨時政府擁有立法和行政方面的絕對權力,因此2007財年的財政預算將能順利出臺。同時預料新政府將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和提高民間部門信心的政策。泰華農民研究中心認為, 2006年下半年民間消費的增長總體上將與上半年相近,不過民間投資趨向減緩,因為仍存在多項不確定因素,包括政局及社會的穩定安寧、新憲法的制定實施及隨後的大選等等。與此同時,由於去年同期的高基數,出口增幅可能比上半年減緩。不過,由於政變發生後泰銖幣值有所軟化,這將有利於出口,從而有希望實現或接近原定目標。泰華農民研究中心預測,泰國經濟增長率可能從上半年的5.5%下降至3.0-3.5%,同時2006年整年的經濟增長率將會達到4.0-4.5%。
預料國內政局穩定和社會安寧仍將是2007年泰國經濟的主要焦點,同時預期出口增速將隨世界主要經濟體如美國的經濟放緩而減慢。預計2005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將從今年的3.5%降為2.6%。另外,雖然新一屆政府將加快支取預算,但預計民間部門的投資要到明年10月的大選後才會完全恢復正常,導致總體投資可能增幅低於今年。預計2007年泰國經濟增長率將從2006年的4.0-4.5%減緩為3.5-4.5%。
泰華農民研究中心仍維持早先對2006年和2006年泰國經濟增長率的預測,但必須承認泰國經濟仍面臨多方面的風險,除了政局的穩定和社會安寧外,尚需關注和解決的問題還有國內外因素所造成的泰銖匯率的波動。主要的國內因素是投資者對泰國政局的信心,而最重要的國外因素是美聯儲結束調升利率後美元匯率走向。另一個因素是政府是否堅持貨幣和財政制度,新政府可能推出刺激經濟的措施,以提高公眾的信心並支持國內經濟增長,但此舉將造成政府收入尤其是稅收收入增長放緩,進而導致2007年政府預算出現赤字。同時可能會考慮調低利率以刺激經濟,尤其是若在美聯儲調低美聯儲基金利率和石油價格不再上漲的情況下。
雖然貨幣與財政政策的實施趨向更加寬鬆,應該是2006年最後一季度和2007年泰國經濟增長的利多因素,但貨幣和證券市場投資者仍將密切關注這是否會影響未來泰國經濟的穩定,因為市場對泰國是否能堅持貨幣與財政制度感到憂慮始終難以釋懷,在國內形勢發生變化時可能更為敏感,進而影響泰銖匯率和資金流動。泰華農民研究中心認為,實施更加寬鬆的經濟政策雖然勢在必行,但新政府應該設定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明確穩定框架,同時向貨幣市場和證券市場作出保證,各種經濟活動將以國家長期經濟的穩定為目標,而不是僅僅是為了刺激短期經濟增長。
總而言之,泰華農民研究中心認為投資者今後關注的焦點將是國內政局是否穩定、社會秩序是否安寧、新憲法起草進程以及何時舉行新選舉以還權於民。這些不確定因素將造成泰國的總體投資仍無法大幅增長,即便新政府可能加快支取今明兩年的財政預算。不過,預計已有所下降的油價,以及新政府可能推出刺激經濟的措施,將使民間消費保持與目前接近的增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