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觀察聯大會上所謂「查維茲現象」
2006-09-27 10:26:0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聯合國1年1度的大會,今年是第61屆。各國元首或政府首長依例在大會演說,討論世界大局,闡釋本國政策,原意在開誠佈公、各暢其言,從而形成眾川匯海、天下1家的氣象。可是,冷戰高峰期間,聯大已成為美蘇兩大集團對壘的外交戰場。蘇聯集團瓦解之後,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強權,名滿天下,謗亦隨之。本屆聯大出現「查維茲現象」,帶來幾分近乎鬧劇似的刺激感,反映出當世政壇60年來的滄桑。
聯合國的成立,美國是最積極的設計者與推手。在2戰結束,軸心敗潰、「萬邦協和」的氣氛之下,美國真是一言九鼎,天下風從。可是,事至今日,「反美」成為新時代的「另類時髦」。本屆大會開幕,布希總統致詞後幾個小時,伊朗總統阿曼迪內加對美國政策大加責難。第2天,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登台,形容布希是留下了硫磺臭味的「惡魔」。粗鄙的言辭和作風,違反國際禮儀和慣例,全場為之譁然。
查維茲為甚麼要在莊嚴的聯大會場上放言罵座?不外乎3項原因:
第1、拉丁美洲的左翼勢力,一向奉古巴的卡斯楚為精神上的第1把手。卡斯楚年已8旬,老病侵尋,去日無多,查維茲的這場表演,表明了要繼承卡斯楚的薪火,拉丁美洲的「反美」大業後繼有人。
第2、聯合國安理會今年將改選非常任理事國,查維茲嗆聲反美,意在爭取選票,使委內瑞拉獲得任期2年的理事席次,將可對國際安全有更大的發言權。
第3、查維茲以左翼旗手自命,反對自由經濟和反恐,認為「美帝」才是當世公敵。委國油藏甚豐,這幾年油價暴漲,為委國平添財富,也為查維茲增加了政治籌碼。他不僅想繼承卡斯楚,而且要用外援為手段與美國分庭抗禮,搖撼美國的聲威,使他自己成為所謂「反反恐」陣營中的悍將。
美對拉丁美洲各國的援款,今年約19億元,其中10億與肅清毒品有關。委國今年以投資、貸款、收購債券、低價供油等方式,援款在25億元以上。甚至用委國低價天然氣供應紐約低收入戶區取暖,以凸顯「布希政府不照顧窮人」。
華府對查維茲的惡言詆譭,以「不屑一辯」為回應。國際間除了極端反美人士拊掌稱快之外,大多淡漠以處。各國與美國在政策上參差互見固然很多,但「查維茲現象」畢竟離題太遠,無助於解決任何問題。
可是,在美國民間引起的反響相當強烈。共和黨與布希支持者斥責查維茲濫用了聯大邀他發言的善意,有辱國體,自失身價。連平常批評布希不遺餘力的眾院民主黨領袖波洛希,也形容查維茲妄想作拉美革命家波里華第2,實則只是1個小流氓。
民主黨籍眾議員藍吉爾說得更透澈,「外國人不要誤以為我們和總統之間有些問題,便可肆意罵人。他已經得罪了美國人民」。這種心理,外國人不能不懂。
查維茲在國內的處境並非一帆風順。他雖以「抑富濟貧」口號贏得貧民的選票,但中產階級、工商業界和軍隊,對他失望不滿,曾發動罷免和總罷工,使他地位飄搖,他懷疑幕後有美國操縱,反美也是力求自保。
「查維茲現象」只是小小波瀾,或许是1場笑鬧,不會發生甚麼影響。但當政者也應虛心自問,中東地區烽火難收,伊斯蘭反美方興未已。拉丁美洲向來被視為美國的後園,美國未能調和得衷使美洲大陸結成堅強的共同體,反而是連小流氓式的政客也可以指名道姓、公然侮辱美國的元首,美國難道沒有值得檢討的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