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拉育就任總理宣示憑良心做事
2006-10-04 11:09:5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泰國退役陸軍上將素拉育,已於本月1日就任臨時政府總理,他在就職後堅稱,「一定會憑自己的良心做事」,解決穆斯林動亂問題,並彌合前任總理塔信撕裂的政局,他說:「因為不公不義,才造成政壇與南部問題叢生。」言簡意深,人們對這位臨危受命的將軍,為國家創造新運,深寄厚望。
素拉育上將,1943年出生,現年63歲,曾在軍中服務40年,曾赴美國李文渥堡軍校受訓,長期在泰國與緬甸、柬埔寨前線敏感地區帶兵,歷任重要軍職,1992年任特種部隊指揮官,1998年出任陸軍總司令,負責整頓軍隊。為人清廉,在泰國軍中並不多見,2003年退役,曾入寺為僧3個月,後為泰皇延攬入枢密院任枢密大臣,9月19日軍事政變,被任臨時政府總理,獲得泰皇御命。素拉育出任總理,泰國學界和政界,反應頗佳,一般認為素拉育廣受民眾尊敬,較諸爭議四起的塔信,行事準則低調,領導手腕也十分圓融。
素拉育將軍在1992年5月的變亂中,獲得重大教訓,當時他領導的特種部隊,負有鎮壓動亂任務,不幸造成學生傷亡,由於他未下令開火,未受質疑,也未影響他在軍事生涯的發展,後來他對他傳記的作者說:「我想到血腥的5月心就痛」,因此他在軍中常規勸部下,一切要遵從憲法與法治,不應發動政變。這也是使人聯想到今年初泰國反塔信動亂中,泰皇的明智諭示,一切要奉行憲法,堅守民主,否決由泰皇任命總理的建議。肯定的說,今天泰國的政局,由動亂到寧靜,必須依賴憲政與民主,皇上有些諭示,新總理也早有所理解,值得慶幸。
919政變後,軍事執政團即曾承諾,任命新總理,組成新政府,第2步制定臨時憲法,籌辦大選,還政於民。素拉育受命將於近日組成新政府,第1步驟即告完成。第2步臨時憲法已奏請泰皇批准,將於明年10月舉行大選,亦即表明素拉育將執政至明年10月大選完成止。但目前也出現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本月1日宣布的臨時憲法,仍為政變領袖保有相當大的權力,國際觀察家認為由前陸總素拉育出任總理,在國內或受歡迎,國際間對軍方儘快恢復民主,還政於民,疑慮仍深。但若深入分析,從內閣成立、籌辦大選、政黨重辦登記、到選出新政府,有1個較長的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以1992年為例,順通上將與素真達上將主導政變,推素真達出任總理,不敷民間期待而釀成動亂,後素真達下台,敦請亞喃任總理組成臨時政府,辦理大選,終產生民選政府,費時幾近2年。再說,軍事執政團改成國家安全委員會,對臨時政府有所節制,是雙方互信問題,但一旦進入憲政運作程序,想參與國家政治事務,除組織政黨、報名參選,別無他途,軍事執政團也無例外。
所以,素拉育臨時政府的一切作為,對泰國經濟發展、人民福祉和民主前途,具有絕對的影響。素拉育政府的成敗,決定於3個重要因素:1.皇室的信託;2.軍事執政團的信賴;3.全泰人民的信任。再說,今天泰國人民已有高度民主素養,近30年來的民主發展,如同1堂1堂民主大課。在1990年以前缺少有實力的大黨,雖有民主選舉,多數黨不容易出現,都是聯合政府形式,敦請元老政治家任總理,秉上將當年在多次選舉中連任8年總理。至1990年大選前,民間出現「總理來自民選」的呼聲,當年選舉結果,察猜上將領導的泰國黨獲較多席次,仍想請秉上將留任,但秉上將順應民意,還政於民,推察猜出任總理,不想發生1992年的政變。此後10多年政權多次轉移,仍是多黨聯合政府,政局極度不穩,因而對歐美的兩黨政治多所期待,直至塔信組成泰愛泰黨,在大選中一舉過半數,重寫泰國民主政治史,後又合縱連橫,與新希望等黨合併成為絕對多數,而後變成「1黨民主專政」,造成泰國國內政治被撕裂,終至釀成動亂,引發軍事政變。我們認為這段歷史,應為泰國朝野必須嚴肅面對的1面鏡子,素拉育內閣和軍事執政團(國家安全委員會),尤其要忠實面對,要知道奉行憲法,堅守民主,是泰國政治的唯一可行的選擇。
素拉育總理已經指明,彌合撕裂的政局、解決穆斯林動亂兩大問題,需要國人合作。他更堅定表示,處理好這兩大問題,首需全民團結。他說,他會致力在經濟成長與全泰人民福祉之間,取得平衡。素拉育向泰國人民說明了他的施政大方向,立意至深,泰國人民實應給他高度合作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