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安倍內閣外交 仍是蕭規曹隨
2006-10-09 10:51:5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作為第1個戰後出生,以52歲的年齡登上日本首相寶座的安倍晉三,即使在太子黨從政司空見慣的日本政壇,仍然屬於家世超級顯赫的精英。他的右翼外祖父岸信介首相當然眾人皆知,即使他的父親,前外相安倍晉太郎,如果不是病逝得早,也會和當時被稱為「3劍客」的竹下登、宮澤喜一一樣,當上總理大臣。不僅如此,安倍是小泉指定的接班人,人氣極高,在首相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勝利,其擔任自民黨總裁和聯合政府首相,可謂是集家世、黨意和民心於一身,理應可以成為不亞於小泉的強勢首相。雖然自民黨和財經界都擔心安倍年輕氣盛,經驗不足,在如今內政、外交局勢相當複雜的環境中掌舵不易,甚至還有人斷言在下次全國選舉後安倍政權就會夭折,但安倍本人則意氣風發,矢言會按照他在自己所寫的《美麗的日本》1書中的治國大綱,把日本再次推上世界強國的位置。安倍的自信和果斷,在他快速組閣的過程中就可以領略。不僅如此,首個安倍內閣人選,也已經可以窺視到他的施政方向。
首先,正當外界都在議論安倍如何開始「沒有小泉的小泉時代」,或者說安倍會「蕭規曹隨」,安倍內閣揭曉,人事可以說是煥然一新,沒有任何過渡內閣的色彩,從中可以看出,雖然安倍是小泉學校的第1總管,也和小泉心氣相通,但是,既然小泉已經下台,安倍就希望與小泉內閣切割,讓各界以1種新的心態和眼光來看安倍內閣。安倍時代要從組閣的第1天起,就開始累積新的政治能量,就摆脫了小泉時代的色彩,這種強烈的企圖心和除舊布新的舉措,恐怕連安倍的「政治教父」小泉都是始料未及的。
其次,安倍的內政主題是延續小泉的經濟改革路線,同時完成修憲任務。著眼於這兩個方面,安倍在各方矚目的財經首長佈局上,走出了1步相當好的棋子。經濟學教授大田弘子接替與謝野馨出任經濟財政大臣,不但讓女性進佔1個本來屬於男性精英統領的大臣位子,滿足全國女性對安倍支持的期望,同時,也讓沒有太多業界利益糾纏的新財經思維,進入改革的決策過程,可謂一箭雙雕,相信會受到很大喝彩。同時,安倍為了平衡,也為了讓財界放心,讓73歲的尾身幸次接替谷垣楨一出任財務大臣,主掌日本匯率政策及稅務政策,並籌劃解決日本龐大的債務問題。
再次,如果說,安倍在內政、經濟、國防等問題上已經有自己的全盤思路,那麼在外交上,他就明顯表達出追隨小泉的色彩,這對中、韓和其他亞洲國家並非是什麼好消息,小泉時代的鷹派外相,多次在外交場合失言的麻生太郎獲得留任,這是1個非常強烈的信號。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麻生是安倍的對手,但在對小泉外交的評價以及未來外交佈局的問題上,麻生與安倍並無兩致,相反,另1位對手谷垣楨一,則全面批評小泉的東亞外交,但結果是谷垣下台、麻生留任,打破中、韓期望新外長人選能夠衝破目前僵局的夢想。
從小泉下台最後1次記者招待會上批評中、韓以參拜靖國神社拒絕高峰會,並暗示歷史會證明中、韓會錯的語境來看,外相人選是小泉和安倍意見高度一致的產物,也由此防止國際社會借外相人選的變化來批評小泉。換句話說,在東亞外交問題上,中、韓在短期內恐怕不要有與日本改善關係的幻想。
當然,由於安倍在今年已經秘密參拜靖國神社,上任後不可能在年內再度參拜。此外,麻生外相在靖國神社問題上,也提出了分祀的新方案,因此明年東亞外交出現變局的可能性,也沒有完全排除。
不管怎樣,小泉時代落下了帷幕,被安倍任命為自民黨幹事長的中川秀直直言不諱地表示,安倍新時代已經開始,政策承諾將會落實。安倍面臨的挑戰絕對不輕:親美而又要避免布希過渡反恐的負面影響;堅持小泉外交主軸又要解開與中、韓的僵局;修掉和平憲法又要安撫國內反戰聲音;持續經改又要顧及自民黨派系利益,安倍時代能否衝破短命詛咒,像小泉時代一樣維持5年之久,甚至更長,真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