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接待中國觀光客的幾點訊息

2006-10-15 15:32:5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素以「購物者天堂」自许的香港,日前傳出旅遊事業受到相當程度的打擊。最明顯的現象是,今(2006)年中國中秋黃金周假期間,來自中國遊客的人數遽降;另黃金周假期間出訪澳門的中國客人勁增了15%。同時對香港旅遊業不好的消息是,今年前8個月「香港觀光公會」所接到的中國遊客投訴案件大幅增長到400件,紛紛表達對香港接待來客品質低劣不滿。中國近年經濟崛起,對於外出旅遊採取開放態度,由於中國人口眾多,無論赴國內或國外觀光,數目都呈擠爆態勢,而且囊中飽滿,購物出手大方,成為到處受歡迎的客源。顯然中國旅客人數變成統計項目的重要指標,是各方盡力爭取的對象。購物天堂雖然口碑不錯,客源充沛,但若在接待中國客上有了閃失,要彌補缺口也得費一番周章。

香港是1個具有國際地位的強勁經濟體,基礎穩固,現代化的標幟鮮明,市況繁榮昌盛,素有「亞洲明珠」的稱謂。「世界經濟自由度報告」於1996年開始公布經濟自由度指標以來,迄今年年名列第1。一般外出旅遊休閒人士較關心的「物品交流或旅遊的能力及對人身財產的保護」項目,也是舉世無雙。加上香港當局經營得早且用心,所以到香港旅遊購物是1種時尚,英國殖民期間留下的語文基礎,更為香港的觀光業錦上添花。所以香港官民一向信心滿滿,不怕到香港玩過的遊客不回頭,香港觀光客源多頭,1年4季都不會清淡。

香港回歸中國和中國崛起,是香港發展過程中的巨大變數,而且變得出乎預料之外。香港人想不到在中國略加扶持下,在亞洲新興市場中香港竟然立馬金光閃閃,不僅把震撼人心的亞洲金融風暴、非典疫情(SARS)侵害置諸一旁。更進一步除中國外成為「外商直接投資」(FDI)最多的經濟體,成就令人側目。尤其令香港官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還在香港經濟復甦步履維艱的階段,中國當局又用另種方式給予香港經濟加持,於2003年7月宣布開放民眾到香港個人旅遊的政策。實施第1年,雙方還在適應階段,中國訪港旅客就達到260萬人,使香港收益達到158億港元。隨後雙方操作趨於熟稔,中國訪港客人每年都以2位數字成長,按港官方伸算標準,每位客人平均消費數是6500港元。中國人擠往香港,帶動香港內需,輿論有「旅遊業救活了香港」的說法,真是要加以重視的現象。

今年中秋黃金周過後,非正式統計中國訪客遊港人數下降10%;和香港毗鄰的澳門中國來客則多了15%。人數的消長,直接影響的是金錢收入,中秋黃金周是中國3大長假之1,去(2005)年中國勞動節假期,香港從中國遊客身上約賺進30億港元。即使承平時期,這筆銀子也不是小錢,何況時下國際局勢動盪,油價不定,似不宜小看了不到10天就入袋的可觀收入。至於中國訪客給旅遊公會的投訴案件,今年才8個月就比去年整年多了30%。雖然指陳的詳細內容外界不得而知,但飆升的數字,從口風透出對導遊接待態度不滿和強迫遊客採購次數太多,幾是品管鬆馳的常見現象。旅客慕名湧到香港,在所謂「天堂」裡受這樣的待遇,相信中國旅客固然受到委屈,相信也非香港旅遊業的正常現象。

香港有識之士對於前述種種,已經表示將以嚴肅的態度加以深入探究,做出適當的對策。香港和中國畢竟是2個差異甚大的社會,在一般情況下接待適量的來客,還有若干迴旋空間,可維持最起碼的條件。若對湧到的、不同背景的遊客,彼此滋生不同程度的誤會或齟齬,想必難免。而中國與香港壤地相鄰,想到香港觀光的中國居民,相信還會有许许多多,今後如何解決問題,需要不斷調適。東南亞國家對於中國客源,也在全力爭取中,對於接待方面的心理準備,實應該早點做好。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