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2000億美元市場加速發展
2006-10-16 11:25:3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新華社南寧15日電】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在不斷加快,嗅覺靈敏的中國和東盟各國企業家早早就在日益頻繁的交往中形成了「互補」的投資取向。
越南方面的統計數字足以說明這一情況。2005年,越南吸引外資超過60億美元,為近8年來最高,出口首次突破300億美元。越南經濟學家阮戌証表示:「吸引外資和出口能力的迅猛增長離不開中國的投資,越南國內『改革學中國』、『北上取經,西方化緣』都是流傳甚廣的說法。」
事實上,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雙向投資在不斷增加過程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最初的農產品《早期收穫》計畫使龐大的農產品市場得以撬動,而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框架內的《貨物貿易協議》和《服務貿易協議》的執行,雙方投資都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副秘書長许寧寧透露,2006年中國政府將新增50億美元優惠貸款,用於支持中國企業在東盟的投資。
東盟問題專家古小松認為:「隨著自由貿易區建設進一步加快,中國企業將在東盟國家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商機,國家對企業向東盟投資政策的優惠將促使更多中國企業和商人前往東盟投資。」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表示,2005年以來,中國和東盟之間的貿易額達到1430億美元,同比飆升了22%。世界銀行表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有可能成為亞太經濟圈最重要的力量之1。中國方面認為,到2010年中國和東盟雙邊貿易額要達到2000億美元,屆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基本建成,雙邊互利合作將達到新的水平。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的調查表明,到2005年底,中國企業在東盟國家簽訂承包勞務合同總金額達350億美元,完成營業額232億美元;其中僅在新加坡中國企業就完成營業額11.66億美元;在泰國完成營業額3.09億美元;在越南完成營業額2.75億美元;在菲律賓完成營業額1.83億美元;在柬埔寨完成營業額1.23億美元。
與此同時,2005年底,中國企業在東盟國家投資設立的非金融性企業達到1000多家,投資領域從加工、裝備到生產性的小型項目擴大到建築、飯店、電氣、礦業和交通運輸等行業,投資形式從直接投資到技術投資、BOT等多種形式。在新加坡掛牌上市的中資或含中資企業已達100多家。中國已經連續3年成為柬埔寨第1大投資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