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亞與俄羅斯明爭暗鬥的危機
2006-10-17 08:23:2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近期大家對世界局勢的關注焦點,多集中在北韓核試爆和中東反恐之戰新聞上,但有1個彌漫著火藥味,隨時可能爆發戰爭的地方,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現已蛻變成獨聯體國家集中的中亞和外高加索地區,由於美、俄在這裡展開明爭暗鬥,戰爭危機四伏,许多人可能還未留意到。
由於這些國家要求趕上世界潮流,政經進入現代化,需要與西方國家增進聯繫,改變死氣沉沉、進步緩慢的現狀,因此設法與西方陣營國家接近、接觸,美國乘虛而入,由此造成這些國家與俄羅斯當局的矛盾,進而演成美俄間水火不容,長期醞釀下去,中亞將成為多事地區。
近期最突出的這類爭端,發生在喬治亞。9月27日,喬治亞拘捕俄羅斯軍事情報總局「格魯烏」4名軍官和10名被招募的喬治亞公民,指他們是間諜。這是喬治亞對俄羅斯發出公開決裂的信號。
俄羅斯總統普亭立即宣布,對喬治亞進行全面經濟封鎖和制裁,並指扣押俄軍官為挾持人質是國家恐怖主義行為,直指喬治亞在西方國家庇護下,推行反俄路線,俄將不惜與之斷交1戰。
俄喬交惡已多年,特別是今年以來,兩國多次發生口角,俄國頻頻出招施以顏色,對喬治亞出口天然氣和電力價格提高2倍,令喬治亞國內能源供應頓時吃緊;再嚴格限制喬治亞出口俄羅斯的葡萄酒、礦泉水和果蔬產品,切斷喬治亞財源,令其外匯收入突告銳減,經濟大受打擊。
喬治亞在前蘇聯中雖是外高加索小國,但地位十分重要,統治了蘇聯30年的政治強人史達林便出生在喬治亞,史達林時代臭名遠揚的秘密警察頭子貝利亞也是喬治亞人。
另外1個世界知名的喬治亞人是哥巴徹夫時期的蘇聯外交部長謝瓦納茲,此人滿頭白髮,笑面迎人,在蘇聯解體之前在國際上處理外交事務,也都順情合理,留給人良好印象。他後來被選為喬治亞總統,雖也採取親美政策,但與莫斯科還存在1點藕斷絲連之情,沒有徹底翻臉。
到了2003年,喬治亞發生「玫瑰革命」,在美國受教育的薩卡什維利上台,與莫斯科毫無感情包袱,於是全面靠向華頓盛,積極準備加入北約,這使俄羅斯感到其「軟腹部」直接暴露在西方軍力威脅之下,對普亭來說,是可忍,孰不可忍?
喬治亞下屬的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共和國要求獨立,俄國乃給予暗中支持,以牽制喬治亞。而喬治亞也因介於俄羅斯和中東之間的地緣政治和戰略地位,使之成為俄美兩大政治力量角力的戰場。
美國不但支持喬治亞,還曾支持喬治亞與烏克蘭、阿塞拜疆和摩爾多瓦在9年前成立古阿姆集團,分化獨聯體力量,另立山頭與俄羅斯抗衡,其後又暗中支持多次顏色革命,扶植親美勢力登台,這是眾所皆知的。總之,美蘇冷戰雖已結束,美俄換了另1個方式,仍然鬥爭不休。
前蘇聯的這些加盟共和國,都是帝俄時期用武力征服而來的,10月革命後也沒有給予這些國家自由,以加盟共和國名義照單全收。蘇聯消亡之後,這些加盟共和國紛紛宣布獨立,與當時的俄國總統葉爾欽簽訂「獨聯體」協約,成為相互關聯但不相互統屬的一群。現在這種過去被邊緣化的國家要求發展,自然不會找既落後又處處要佔人便宜的俄羅斯,而是找各方面都比較先進的西方陣營。如果普亭對這1點看得開,他也應該不必太暴跳如雷。
就拿過去的大英帝國來說,曾經號稱「日不落國」,殖民地遍布全世界,但在2次大戰結束後為順應潮流,差不多讓所有屬地都獨立了,只留下象徵意義的「英聯邦」,有形式的聯繫,或給予方便,但絕無約束,豈不皆大歡喜!
普亭顯然還想不開,他是個精明強悍的人,卻不是個開明理性的領袖。看他這樣對待喬治亞,相信與未來的「獨聯體」關係不會修好,所以彼此明爭暗鬥,這些國家,可能還有得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