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歸還泰籍 無國籍人士示威

2006-10-21 10:55:0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30多名無國籍僧人和小孩昨天在英國駐泰大使館門口集會,要求大使館協調政府歸還泰國國籍給他們。 (歐圖社)

  【本報訊】由30多名僧人和孩童等人組成的遊行隊伍昨天(20日)聚集英國駐泰大使館門口示威,並向大使館遞交了請願書。要求英國政府負責歸還泰國國籍給這些流落在緬甸境內的流亡人士,因為他們淪為無國際人士長達100多年之久。

1名示威者指出,在公元1868年泰緬簽署劃分邊境線協議後,之前屬於泰國的3座城市:曼立、塔維和達腦詩被劃分成為緬甸的國土。但緬甸政府一直拒絕承認居住在以上地區的部分居民,不給予緬甸籍合法身份,而這些人一直以非法入境者身份生活。此次集會目的就是要求英國政府和泰國政府協調,鑒定和歸還其泰國國籍身分,並簽發泰國身分證。使他們擁有醫療、教育、出入境、置業有等公民基本權利。

這些無國籍人士大多來自於泰南的拉農、春蓬與巴蜀府,主要為「解決被迫離開泰國人士公民身份網絡」聯盟,聯盟副主席蘇汀表示,他們將繼續向英國政府尋求援助,要求解決約有2萬名泰國人居住在泰緬邊境的問題。

這些無國籍人士大多是居住在泰緬邊境時,因為英國與緬甸重新畫分國界,使得他們居住的村莊一下子從泰國畫到了緬甸境內,也造成了目前無國籍的情況。

過去5年來,蘇汀與國家人權委員會的委員,一再要求塔信政府廢止1976年制定的法律,根據這項法律,在規定期限前進入泰國的緬甸人,可以長期居留在泰國,但是仍然沒有國籍,也無法接受與泰國人一樣的福利。

蘇汀強調,他們已經與所有需要聯繫的官方單位聯繫,現在只是要把聲音讓新政府聽到,希望新政府能夠儘快發放泰國國籍給他們。

此外,蘇汀也要求英國政府必須負起歷史上的責任,因為有许多泰國人歷代都住在村子裡,卻因為英國、泰國與緬甸的重畫國界,造成他們的分離。

但是對於各府而言,無國籍人士若要前往外府,必須先行通報,獲准之後才能放行,但是目前在戒嚴法的規定下,可能會造成一些問題,因此拉廊、春蓬與巴蜀府並不同意這些無國籍人士前往曼谷參加泰國社會論壇,才造成了這些爭議。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