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毅然宣布禁菸對南洋的啟導

2006-10-26 11:18:0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此一偏於嚴苛的菸禁,不出各方所料引起相關人士反彈,但執行機構毫無軟化的跡象。香港是知名的「自由港」,長久以來全面開放和外界接觸,各色人等行走自在,夙來口碑載道,大家都喜歡當地的生活環境。而今對從來爭議不斷的抽菸問題懸下厲禁,相信當局已將利弊得失做過周延考慮,經博采周咨而下定決心。希望這項順應潮流的明智抉擇能經妥善執行而底成,嘉惠社會大眾的身心健康,更讓香港受歡迎程度還要提升。

在「癮君子」心目中,香港所有室內工作場所和歺廳、公園、海灘,從明年1月1日起就不准吞雲吐霧了,是何等殘酷的禁令。但是香港當局除了前述考量,還基於國際公義、謹遵於2005年3月27日正式生效的「全球反菸條約」而採取的相關措施。所以適法性、正當性都無懈可擊,香港是地球村1員,若受任何影響而徘徊瞻顧,反而為文明社會所側目。因此目前還為數可觀的香港菸民,唯一選擇是順應潮流,全面配合,讓反菸運動徹底實現。

「地球村」由早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於1999年提出所謂「菸草管制基本架構公約」,到2005年2月27日宣布「全球反菸條約」正式生效,可依國際公約規範、約束菸草製造商和癮君子。真可說是破解重重難關、費盡千辛萬苦,才達致各國推行此約的地步,如香港般制定法律實施禁菸。但如果菸草製造商有關懷人類身心健康的心意、或人類社會珍惜生存的道理,香菸的散布就不會無遠弗屆、蔚然成風,終而造成難以彌補的生命財產損失,推行禁菸活動還那麼千難萬難,執行者竟受那许多無由來的難堪反撲。

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制式說詞,菸草是能導致一半以上愛用者死亡的唯一合法商品;吸菸引起的相關疾病,也是全世界第2大死因。這代表13億的吸菸人口中,有6億5000萬最後難以善終。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相關人士再不立即採取行動,未來25年內,和吸菸有關的死亡人數,可能從現在每年死掉490萬名癮君子增到1000萬人。我們引述這些看來令人心驚肉跳的數字,一方面是再證明香港禁菸是為當事人好,菸禁所受的阻力宜減到最低;另一方面則盼望菸草從業人員面對無數枉死冤魂,應知所收斂,畢竟人命關天,出產商品害人是欠厚道的。

禁菸社團、相關人士、聯合國相關組織等的苦心孤詣,除了全球反菸條約已告生效,堪供有意推行防杜菸害行動者做法源依據之外。反菸觀念的建立和積極表態,也有足以令人感奮的事例。全球反菸行動次第呈現,使還沒有行動的地方,減去不少疑慮,做了反菸的準備。而夙有「香菸樂土」稱號的法國,已由總理德維爾賓在10月親自出面告訴全法人民,從明(2007)年2月起,大多數公共場所都實施禁菸,相關辦法對不同項目都做了具體規定。美國雖還沒有通過反菸條約,但地區性的聯邦法官次第出現秉該條約精神,禁菸商打「淡菸」廣告,對以「淡菸」誤導消費者的菸草公司,也判准消費者對菸公司提集體訴訟。而曾是老菸槍的紐約市長彭博宣布,捐出1億2500萬美元推動全世界反菸運動,更足以鼓舞反菸士氣。香港適時做禁菸規範,同樣也能發生啟導作用,菸害散布全球,無所不在。消除菸害也得1點1點做,凝聚共識,建立信心,要大家一起來。

東南亞是菸害猖獗地區之1,吸菸人口增加的速率高居全球第2位,婦女兒童則是染上菸癮最快的族群,所受戕害也最深。所幸泰國得風氣之先,反菸活動做得早而有成效;曾因美國壓力而開放洋菸進口,反而變為反菸行動的助力,促成吸菸人口下降,這些寶貴經驗,如香港毅然宣布禁菸,對南洋有參考價值。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