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若育推動兩項重要外交任務

2006-10-31 11:01:5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菲律賓總統艾若育於27日起赴中國訪問,先後以5天時間遂行兩項重大外交任務。其1是進一步推動中菲間進入「黃金時代」的雙邊外交關係;另1是以東盟輪值主席身分,與中國領導人共同主持東盟─中國建立對話關係15周年的紀念性高階層會議。艾若育行前接受媒體訪問時,神情愉快且信心滿滿。即使國內政局還沒有完全恢復,她對肩負的外交使命和國家前途,都滿懷希望,菲律賓已越過嚴酷考驗,正穩健向前。

菲中關係進入「黃金時代」,是中國領導人胡錦濤的描繪用語,以目前雙方睦誼的平順和諧,以及經貿紐帶關係的緊密,這番說話是恰如其分的。尤其是艾若育執政以後,中國以非常誠意、積極態度表達與亞洲國家交往的承諾,已逐步具體化。南洋國家在中國崛起初期,對中國「既愛又怕受傷害」的複雜感情,在中國「和平」的多方面表現下,「受傷害」的疑慮幾完全消除,相對的喜愛程度大幅增溫。艾若育親身與中國接觸的經驗,無論中國領導人執行對亞洲多邊活動或對菲律賓的雙邊接觸,都可以感覺得到「友好合作」表裡一致的真摯。所以艾若育出訪前,以複述胡錦濤中菲關係進入「黃金時代」的話,實是有感而發。

  年來菲律賓內部局勢不安,是外界的共同印象,而艾若育走過大風大浪,客觀的說法是她以發展經貿做穩定社會力量,成為她度過層層難關的支柱。艾若育公開表明,中國資金投入菲律賓鐵路運輸體系、礦業、製造業,加上菲國迅速擴展銅、電子零組件、熱帶水果輸往中國,使菲朝野在不虞匱乏中又能見到光明的前景,社會自然維持著適度平衡。而艾若育選中國為主要經貿夥伴的抉擇,尤其成竹在胸,即使更多資金進入中國,她也能確定菲律賓擁有自己的發展空間。中國巨大的市場和發展潛力,目前已經讓菲人覺得雙方互補的嘉惠。2006年前7個月,菲國從中國進口總額為21億零300萬美元,輸往中國總值23億5200萬美元。以這樣比例順差,挹注菲國內需市場,各行各業都有好處。而另有1件令菲國滿意的事情是,今年前6個月從中國到菲律賓觀光的旅客有6萬4584人,和去年同期相比較,成長了41%。可預見的是,往後若干年,這種飆升的趨勢都不會緩和,菲中關係的黃金時代,只經貿一端,已夠耀眼,艾若育經營中國市場,真是高瞻遠矚。

艾若育的中國行,活動的範圍多半在廣西南寧,這次東盟10國和中國的領導人選在這裡度過建立對話關係15周年紀念,敘舊之餘,更能感覺到主辦當局的深意。南寧是中國大西部地區的唯一臨海大都市,同時也是中國和東盟國家距離最近的重鎮。經若干年來中國當局銳意經營,陸、海、空交通網絡已告形成,將來擴展計畫也制定妥當,相信東盟各成員國領導人在當地活動,時間雖不長,印象會深刻。當年中國和東盟領導人在金邊簽署了1項自由貿易協定,期能在10年之內。也就是2010年間,建立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為亞洲和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三足鼎立邁出重要一步。於今「東盟10+1自由貿易區」全面降稅進程啟動,多數產品零關稅的目標可期,而相關環境和硬體設施的建造,也齊頭並進,中國的執行效率,就是亞洲經貿出人頭地的保證。

做為東盟和中國高階層會的共同主席,艾若育必會記得,東盟也和印度簽署過「經濟合作協定」,顯然亞洲區域經貿整合的工作還在繼續推動。去(2005)年12月「東盟10+3」(東盟10國加中國、南韓、日本)領導人會後發表的「吉隆坡宣言」,確認了東亞經濟一體化的目標。同時,第1屆「東亞高階層會」又倡議成立範圍更大的「東亞共同體」,都各有主張。但東盟與中國有穩固盟誼,自由貿易區機制的建立,艾若育的努力將有其地位。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