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期中選舉和伊國情勢環環相扣

2006-11-01 11:09:1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民主政治的好處,是讓人民對於國家大政有充分表達意見,並從而形成國策的機會。譬如說,美軍在伊拉克的進退,就是當前最應作出裁決的重大政策之1。6天之後的期中選舉,正是「求直於選民」的1次公投。雖然選舉的主題是改選國會議員,若干州長和地方公職,伊戰根本不在投票的選項之中;但選舉的結果若是在野的民主黨獲勝,甚至奪得參、眾兩院的控制權,就表示現行的伊戰策略,「具體地」被民意否定,布希政府必須考慮改絃更轍,另換一套作法與說法。

布希總統10月25日在記者會中的講話與答詢,幾乎全部集中在伊拉克。他坦然承認,「我知道很多美國人對伊國情況不滿,我也同感不滿」。這是他第1次公開透露內心的「嚴重關切」。

不過,他仍然堅持「繼續打下去」的立場,在1個多小時的記者會中,他用不同的詞句說了8次之多。「美國人要打贏,祗要看得到勝利之路,他們一定會支持作戰,贏得勝利」。問題在於:眼前看得到勝利之路嗎?

作為3軍最高統帥,布希必須鼓舞士氣,尤其是身在前線、艱苦作戰的14萬多士卒。越是情勢險惡,他越不容有示弱或退縮的表現。

然而,國內民心反戰情緒高漲,各地選情分析,對共和黨不利;甚至若干共和黨籍候選人「婉辭」總統月臺助選,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有些候選人改打「經濟牌」,強調就業增加,股市上揚,藉以沖淡伊拉克傷亡日增的陰霾。但布希採取「不迴避」的態度,事實上,伊拉克情勢是每位候選人迴避不了的話題。布希在「我們必將達成任務」的許諾之外,也勾畫出「隨著局勢有變,我們必須調整策略」的初步藍圖。這是為了影響選民,特別是爭取中間選民的要著;也是為選情有變之後留下1個退步。

布希和五角大廈近來都強調,伊國政府和人民應負起維護治安和重建的主要任務。布希更說,「我們敦促伊國領袖們採取更勇敢的行動拯救國家。我們說得很清楚,美國的耐心不是無限的」。這些話對反戰民意有疏導安撫的作用,但也招致伊總理馬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