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的決心

2006-11-08 11:01:0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東盟─中國」建立對話關係15周年紀念高階層會議,在廣西首府南寧集會2日後,日前已告落幕。出席這項饒有紀念意義的各國領袖,發表了「致力於加強東盟─中國戰略伙伴關係」的聯合聲明,表明於2010年建成「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的決心,並支持建立東南亞無核區和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以言國際實質關係的發展和區域經濟的整合,歷來罕見到如此具體成果,僅在先後短短15年時間就呈現於世人眼前,真是令人感到信心十足,非常振奮。期盼這個積弱已久的地區,從此在共同建立的穩固基礎上,真誠相扶持,大步邁向富強康樂。

中國和東盟展開對話之初,雙方整體關係鬆散,缺乏合作經驗和基礎。尤其是當時國際間在別有用心人士操弄下,所謂「中國威脅論」流傳廣泛,中國處境並不好。但是中國改革開放,採取和國際接軌政策,進入國際社會後,誠信立場不動搖、合作基本態度穩固。當東盟國家遭遇困難時,中國莫不積極協助解決,遇有與中國利益相牴觸時,則低調迴護並開誠布公應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使南洋諸國危疑震撼,飽受折磨,中國並未趁人之危,落井下石,調降人民幣匯率,對東盟各國的經濟復甦,做出一定貢獻,也是雙方互信關係萌芽的契機。隨後中國於2002年與東盟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降低東盟對中國領土擴張的疑慮,開啟強化中國在東南亞政經影響力的先聲。回顧往事,雙方應能感覺到以平等相對待的滿意,國際睦誼就是要建立在互惠互信的基礎上,始能可大可久。

這次東盟─中國高階層會的聯合聲明中,特別表明於2010年建成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的決心,廣受外界矚目。實際上,這項於2005年7月1日始告正式生效的區域經貿整合條約,在「貨物貿易協議」正常實施下,效果逐漸顯現:雙邊貿易額不斷增加、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改善、中方持續出現逆差、3資企業在雙邊貿易中地位重要。這些現象,乃是在規劃中的4大重點,也是中國為亞洲貿易伙伴5年提供1兆5000億美元商業機會諾言的踐履。中國領導人胡錦濤一貫強調,中國和東盟共同致力改變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領域的處境。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重要的不是相互競爭,而是如何相互合作。而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推動的時間不長,且無先例可循,但發展的篤實和進度的具體,毫無疑問是國際經貿合作的最佳範例。有了這樣的表現,2010年建立全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區絕不是空話。加上東盟和中國領導人的背書,1個擁有20億人口、逾2兆美元生產總值的龐大經濟區,必然實現。

菲律賓總統艾若育以共同主席的身分,在高階層會議重頭戲結束後,又主持1項促進東盟與中國經濟紐帶關係的大型貿易展覽會啟幕儀式。在所有領導人參與盛典的見證下,艾若育強調,東盟─中國經貿合作,對東盟而言是機會而非威脅。這番告白,實際上是對視中國和平崛起為威脅的西方若干國家或人物說的,也等於是東盟國家目前處境的進一步說明。在理論上,公道自在人心,中國和亞洲國家之間的多方發展,對區域的前途絕對是正面貢獻。

東盟、中國建立對話關係合作會議、世界最大貿易區建成指日可待,是亞洲表現尊嚴的光榮里程碑。長久以來,亞洲曾是帝國主義禁臠的地方,積弱多年,即使有國家地位,也摆脫不了大國揮舞人權、自由的大旗,時時干預,事事說三道四。透過亞洲人合作的力量和經貿力爭上游的努力,潛力終必能發揮,區域整合一定可以完成。希望亞洲人無論目前處境如何,掌握自己命運的目標切莫放棄。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