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亞歐鐵路網計畫向前邁出大步
2006-11-14 11:18:2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由設在曼谷的「聯合國經濟暨社會委員會亞太分會」所召集的歐亞交通部長年會,連日集會於南韓釜山,並簽署了1項名為「絲路鐵路協定」後閉幕。這項規模龐大、連貫亞歐兩洲的鐵路網整合計畫,在國際曾醞釀數十年,有了條約文本,終使夢想朝現實邁進了1大步。由於牽連錯綜複雜,實際行動勢必困難,但如能按計畫實現,卻是洲與洲、相關的國與國之間1件具多方面影響的偉大建設。深盼各相關國家與機構能排除萬難,全力動員,促其實現。
社經委會亞太分會將這項鐵路網大計畫,安排在韓國啟動,是因為釜山經議定是鐵路網的起站所在。一路連結亞洲逾24國的鐵路線,達到8萬1000公里以外的柏林終點,所以在「絲鐵路」帶詩意的名稱外,地圖標示又以「釜山到柏林」為名,求其簡明。聯合國當局深諳亞歐鐵路網對國際關係的重要性,早在1960年就規劃成草案,交付經社委員會負責協調推動,新簽署的亞歐鐵路網協定,大致和原先規劃相似,聯合國方面的用心,殊堪佩慰。而經社委會曼谷分會就近連繫、執行,其貢獻當然不可磨滅。
以全球眼光衡量,亞歐鐵路網的整合興建相當合理,將來從釜山連接中國、哈薩克、土庫曼、伊朗、土耳其,通往歐洲。於今猶處於低度開發地位的哈薩克,正當鐵路網的中心,數千年來備受輕忽的哈薩克朝野聞訊當然興奮。其國家鐵路局副總裁桑加斯表示,在哈薩克施工非常容易,境內有遼闊的沙漠草原,綿延數百公里的廣大區域內1座山都沒有。這片總面積有法國5倍大的地方,橫跨中國裡海間的中亞一帶。沒有大型動力運輸工具,中亞5國的油、氣、礦,各種天然資源幾等於棄置,人類也難以往來相通。新鐵路網將重新打開古代的貿易路線,使古絲路再現生機,到2010年竣工,單程只需10天,往來亞歐有了最快速、便捷、穩妥、安全的陸上交通路線,將會呈現何種景象。屆時中亞固然受惠興奮,人類社會豈不又有一番新面貌。
用現代化動力大型運輸工具,來取代當年連接亞歐絲路上的行旅商隊,首要解決的是財務問題。聯合國方面的規劃,是透過國際金融機構來處理,以往亞歐鐵路網雖然傳說不斷,卻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有了各國共同簽署的協議,等於具體保證。在鐵路網相關建設項目內,向銀行申貸,名正言順,說不定會有金融機構主動招攬,在理論上是行得通的。因此以往各國鐵路機構單獨貸款遭逢的窒礙,會大幅減少,縱使還可能有問題,可供背書的國際相關機構也不致袖手。
推動釜山到柏林鐵路網,整合協調的困難當不會少,聯合國方面也不乏事先沙盤推演。交通部長釜山會議期間,甚至還舉辦運輸展覽來配合進行溝通,尤其表現周延的一面。亞歐鐵路網興建過程,甚至連鐵路規格都會形成擋路的大石頭,肆應維艱。但是協調溝通也不時出現意外驚喜,使信心備受鼓舞,願意繼續展開接觸。譬如,列在亞歐鐵路網規劃案中的「泛亞鐵路」新加坡直達昆明線,再度出現修築的消息,一旦財務問題解決,計畫實現,中南半島上大湄公河盆地豐富資源,透過亞歐鐵路網進入「文明世界」,「釜山到柏林」對整個世界的貢獻又可加分。
將各國鐵路結成網絡,使原本荒涼的內陸區域和為陸地包圍的國家,進一步接近活力充沛的沿海城市和港口,展開多層面的接觸與交流。對於人類社會的文化、經貿、旅遊,都有積極作用,以往關山阻隔,迢遙千里,雖然知道理由,卻也無可奈何。這次亞歐交通部長簽署了鐵路網協議,為世人帶來新的希望,盼能及早得到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