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陳水扁仍不下台民進黨將沒頂

2006-11-15 11:24:4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日前從巴黎發表公開信,要求陳水扁在「大我」和「小我」之間,慎重考慮去留問題。在此之前,和李遠哲同是陳水扁國政顧問團成員的義美公司負責人高志明,即已要求陳水扁「自動請辭」,繼李遠哲之後則有陳水扁的親密戰友前總統府秘書長陳師孟站出來要陳水扁「自行引退」。緊接著有民進黨前新潮流系成員林濁水和李文忠兩位立委宣布辭去立法委員,逼退陳水扁的意態相當明白。由於這些人不是陳水扁的自己人,就是抬舉陳水扁的超級轎夫,會有這些動作對堅持拒退的陳水扁而言,當然都是1波接著1波的壓力;但目前僅知「小我」和自保的陳水扁,非但聽不下去,而且幾近沒有反應。至於外部效應則是加諸陳水扁和民進黨身上1刀又1刀的政治凌遲。

是以民進黨內還有人想勸退陳水扁者或许得重新思考,這種「不溫不火」的柔性語言,對陳水扁根本不起作用。此時的陳水扁在乎的是如何脫罪,陳瑞仁檢察官在起訴書上羅列的罪證全都有憑有據,但陳水扁一再說謊、圓謊,根本不在乎穿幫與否,身邊死忠分子還打算另起爐灶要求釋憲。這些天光是名牌鑽戒的來路,據媒體統計,陳水扁方面的說法就有6種版本。若再加上陳瑞仁在起訴吳淑珍後,補行搜索萬海公司,外界始知還有案外案。第1幕場景是萬海少東送名牌鑽表,其後還有1個改鑽表為鑽戒的加碼劇情。為此,或许陳水扁還會再補充1個不同版本。種種事證說明陳水扁此時第1要務,端在反控陳瑞仁並與之鬥法,其所顯現的圖像正是道高1尺、魔高1丈,陳瑞仁代表的司法公權力,只好擴大偵辦範圍以為因應。

陳水扁深知,此時下台就是走向牢房。道理很簡單,下台之後,立即喪失刑事豁免權。所有的黑金檔案特別是假借金融改革「攫取」的巨大利益,有可能像骨牌效應一樣被大舉爆料,汙點證人也會1個接1個站出來配合指認。其所涉及的罪狀當不僅止於1樁貪汙案而已。既然陳水扁選擇了「小我」,民進黨的利益、民進黨的北高市長及市議員選舉利益,都不是陳水扁的優先考量。陳師孟要陳水扁配合黨的選舉利益,於陳水扁當然是馬耳東風。至於李遠哲的「大我」於陳水扁更是「廢話連篇」,陳水扁用簡訊回應只見「謝謝指教」等語,其餘更可概見。

再看林濁水和李文忠兩位立委,表面理由是對民進黨擴大中執會的「保皇」決議不滿,以辭職表示個人的政治責任。但落在陳水扁的眼內,這根本是新潮流結合蘇貞昌「逼宮」的陽謀。民進黨內稍稍務實者都很清楚,後扁早已到來,就算現實利益無法和陳水扁有一明確的切割,但萬萬不能隨陳水扁陪葬。黨內巨頭私下串連的傳言,偏好監聽的陳水扁,不絕於耳者就是這類聲音。對於在野黨提出的第3次罷免案,蘇貞昌當面建議陳水扁開放黨籍立委投票,行政院拒絕就陳水扁應否豁免刑事案件提釋憲案,於陳水扁簡直是「窩裡反」。再者,蘇貞昌何以會在李遠哲發表公開信前獲知消息,新潮流立委辭職聲明提及黨內在世的清廉典範何以僅見蘇貞昌1人?陳水扁的解讀,一定會起疑這就是蘇貞昌所樂見的「裡應外合」。

然而陳水扁看不到也不敢正視的現象是:自閉於深綠為他砌築的堡壘,豈止坐困愁城,黨內稍有自覺者,正1個接著1個的離棄深綠城堡,另謀出路。新潮流成員不惜辭去立委以示決絕,意味著民進黨以陳水扁為核心利益的圈子正由內而外地崩解,其於陳水扁造成的政治效應,非但是不折不扣的政治凌遲,此一崩解效應隨著離棄者增多,只會加速接近大崩潰的臨界點。李遠哲發表公開信後所以未能在深綠圈內發生作用,還平白遭白眼對待,即可了然陳水扁和深綠極少數人深閉固拒。這已經不是黑金纏身的陳水扁個人身敗名裂而已,支持者急遽萎縮的民進黨,若不能爭取時效即時切割,棄扁救黨,綜使黨內巨頭如蘇貞昌等只知繞著圈子逼宮不敢帶隊起義,民進黨勢將隨著倒扁漩渦的擴大,隨之沒頂。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