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結束伊戰?重要是安全和有面子
2006-11-20 11:19:5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據消息人士指出,美國總統布希最近告訴幕僚,美國與盟邦必須以「最後的努力」在伊拉克贏得勝利,他明年不但不會開始自伊拉克撤軍,反而可能增派2萬士兵赴伊國展開絕地大反攻。看來這位總統做了「跛腳鴨」,脾氣仍然十分激烈和固執。
據英國衛報16日報導,熟悉白宮內情人士表示,由前國務卿貝克領銜的伊拉克研究小組,雖然還沒有完成對伊政策的調查報告,但報告書中的最終建議事項,極可能以美國防部官員提出的4項「勝利策略」為主。
據說,貝克和副總統錢尼都看過國防部官員所提供的「勝利策略」草案,也分別與國防部官員討論其內容。消息人士指出,布希拒絕在撤軍問題上讓步。他雖已「跛腳」,到底還是總統,看來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還要就這個問題引起很大的爭辯。
據消息人士透露,「勝利策略」的第1項,是增加駐伊美軍的人數,至多可能增派2萬人。這雖然比共和黨參議員馬侃主張派出的人數少了许多,但布希若真打算增加兵力,不可能像馬侃那樣漫天開價,必須個限度。否則,那是顯示他對民主黨要求立即撤軍的呼聲置若罔聞了。
這次選舉的結果民主黨大勝,限制了布希總統無限度膨脹的個人獨裁權力,使國家不致被推到無可挽救的懸崖之上。而這正是民主制度意義的所在,總統和他的政府領導國家,做得過火,誤入歧途,人民可以撤換之。
當然,期中選舉後的美國,已不由得布希頤指氣使,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譬如伊拉克問題,是增兵呢,還是撤軍,兩黨自然要在國會吵個不停。但民主黨也不能說撤就撤,總得有個步驟,走1步,看1步,慢慢來,不致弄得天下大亂才行。當然,撤軍現在是已在國會佔多數席位的民主黨的目標,但在擬定這政策之前,必須尋求多數人認同的政策,在收拾共和黨和布希留下來的爛攤子之前,也要考慮到大多數人能接受的方案,既要達到把戰爭結束的目的,又必須把戰爭結束得至少有相對的漂亮,不太丟美國的面子。
所以這個「勝利策略」解釋增兵的主要任務是維護巴格達的安全,同時讓伊境其他地區美軍與伊拉克政府軍有機會重新部署,說來也不無道理。
第2項「勝利策略」則強調由區域合作加速伊拉克的戰後重建,這是請鄰近各國高抬貴手,幫一幫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等國都被點了名。至於是否也讓敘利亞、伊朗參與重建討論,美方還在研究中。
第3項「勝利策略」,是建立1個可靠的政治架構,讓伊拉克的什葉派、遜尼派伊斯蘭教徒及其他宗教、種族社群展開全國大和解。據消息人士說法,伊拉克研究小組的調查報告,除了反對將西方民主政治的標準直接套用在伊拉克,也可能以避免人道危機為由,反對將伊拉克1分為3。由於什葉派和遜尼派在伊拉克的火水不容,加上一直在鬧獨立的庫德族,使這個國家分成了主要的3派,互相廝殺不止。所以曾有1種主張,不如把伊拉克分成3個部分,變成3個國家,由他們自己想怎麼幹便怎麼幹,互不相干。
但這個辦法其實是剝奪了別人意志的任意妄為,並不可取。「勝利策略」反對這樣做,很有道理,可算是不失人道的正理。
期中選舉後美國的未來,可以預見的是,撤軍是美國伊拉克政策的首要目標,美軍最後一定要從伊拉克撤走的,只是何時撤、如何撤的問題,還有待兩黨商量後定案。
剩下來的問題,是布希如何過他未來2年「跛腳鴨」的日子。他如果懂得做人和養生之道,那就凡事心平氣和,逆來順受,一切讓占多數的民主黨和占少數的共和黨在國會作出決定,不必操心。如果他不知收歛,仍然我行我素,自以為是,一定引來更大衝擊,非把自己給活活氣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