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銖升值+水災肆虐 工業信心滑落
2006-11-23 11:20:3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國工業院表示,泰銖堅挺嚴重影響各工業的成長,尤其是中小型企業(SME),要求政府和中央銀行趕緊緩解泰幣升值的問題。受到水災的衝擊,業者擔心民間消費力衰退,導致10月份的工業信心指數下滑。
泰國工業院主席訕滴公佈,通過抽樣調查35類工業共467家業者,發現今年10月份的工業信心指數僅95.3,低於9月份的96.8。信心指數低於100,反映經營者的對國內工業的信心還不高。主要因為多個地區發生水災,壓縮民眾的消費能力。同時,商品運輸困難、油價仍處於在高水平,導致原料價格和生產成本同步走高。加上泰幣走強,所以各項信心指數均走低。
訕滴指出,目前還沒有必要動用國家外匯儲備干預市場,但必須尋找途徑防止海外基金投機炒作泰銖。他認為,如果央行能辨別流進的資金是否長線投資,便能監控資金過度湧進和流出的問題,拉長短線資金在泰國停留時間,達到6-12個月。
自年初至今,泰幣已升值12%。但其他競爭對手國的外匯卻沒有太大的變動,越南的幣值幾乎沒有漲跌、人民幣僅升值2.5%、馬來西亞的貨幣走堅3.5%、印度的魯布升幅亦不多。
尤其是中國的外匯存底已迅速增長至1兆美元,但泰國的卻僅從300億美元,攀升至500億美元,反映外國政府的外匯管制措施和能力較高。
假如政府堅持放任泰幣隨自由貿易機制浮動,預估對明年第1、2季出口工業造成的影響將最明顯。受到泰銖升值的衝擊,國內出口生產商可能轉向國外訂購原料,代替向國內的廠商購買,其中包括食品、車輛和紡織業。尤其是SME,經營者也许因為營收減少,需要減產,甚至結束營業。因此,希望政府能正視問題所在,盡快減緩泰幣升值的速度。
泰國工業院汽車業發言人素拉蓬表示,泰銖升值對汽車出口商造成影響,降低廠商的國際競爭力。
今年首10個月,汽車生產總量達100萬1,000輛,年增9.03%。其中,出口市場占43萬3,718輛,年比攀升20.58%。內銷產量共56萬7,299輛,年比略微增長1.46%。
如果只看今年10月份,僅生產10萬1,246輛,與去年同期比較衰退3.23%。尤其是1噸承重貨車,產量減幅達5.42%,僅7萬4,208輛。相反,轎車的產量卻成長5.23%,達2萬5,428輛。水災和國內油價保持高位是導致整體訂購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今年首10個月,成品汽車、機車和各種零配件的出口總值增長15.35%,總值達到3,134.6764億銖。其中10月份的出口總值年比走高4.73%,價值313.9193億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