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中國旅遊大軍 東盟要特加重視

2006-11-28 11:53:5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歐洲聯盟的專家日前奉勸旅遊界人士,必須做好迎候中國旅遊大軍湧來的準備,免得賓客過門不入,轉換到別的風景區觀光。這項根據「世界旅遊市場會議」倫敦年會資料所提的建議,雖說是向著歐洲業者而來。但觀光無國界,知名的景點各擅勝場。在外遊覽遇到不順遂事情,不但不會做「回頭客」,旅客口耳相傳,很容易把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市場搞砸了,後悔莫及。無論如何,中國客人隨著經濟和平崛起而迅猛成長,預估未來每年將有1億以上民眾出國觀光。東南亞地區近年已略嘗到甜頭,但各地業者如果輕忽了迎候服務,說不定就會踢到鐵板。所以歐盟專家的貼心奉勸也無區域國界,歐洲業者固宜牢記在心,東南亞地區也得念茲在茲,把中國旅遊大軍接待安排妥切。

中國的觀光客旋風實在令人側目,相信那年7000人大團遊泰,驚動尊貴人物出面接見其代表的故事,在朝野各界人士心目裡記憶猶新。去年7月相同戲碼又易地上演,當中國首批觀光客到達英國倫敦時,曾受到接待部門鋪上「紅地毯」般高規格接待。出面迎迓的不僅有英國旅遊局局長、政府官員,英國安德魯王子甚至紓尊降貴,宴請中國觀光團。這些場景和20世紀中國難民潮曾讓歐美傷透腦筋,真不可同日而語。當今有腰纏萬貫銀子撐著的中國旅遊大軍,歐美先進國家紛低頭不說,態度夙來踞傲的約翰牛都認了。這段故事點出重點,中國日益富強,中國人經濟條件改善,對全世界業者而言,這是1座觀光新金礦。

中國觀光客群資源豐富,聯合國方面的說法,是直到2020年,每年都呈4.1%成長。更具體1點說,未來15年間中國都是世界主要旅遊客源國和世界第1大旅遊目的地,每年出國遊覽的國民至少1億人。與目前各地所接待的旅客人數相比,這個人數算得是天文數字,無論歐洲、亞洲,要找來這许多賓客,都不容易。所以1面要盡力爭取,客源愈多愈賺;1面又要培養「回頭客」,使旅客有「賓至如歸」的滿意感受,回去以後不忘再來。要達成貴客源源而來的目標,努力的方向就是歐盟專家所奉勸的:做好接待旅遊大軍的準備工作。

其實,旅客出外,本質上有1種「炫耀性消費」的意義在內,能夠走1趟霧都倫敦、花都巴黎,張羅以往生活中未曾有、或少見到的紀念品,傲視同儕的感覺就相當爽了,所以旅途生活的要求並不會太高。但是接待的準備做得太粗糙,或接待的基本態度偏差,甚至連起碼的尊重也不給觀光客,不旋踵就會以失敗收場。香港得地利之便,又得中國當局以政策嘉惠,自2003年中國開放部分地區居民可作「港澳自由行」後,中國旅遊大軍就為香港創下可觀收入。但香港旅遊業輕忽準備,若干業者更心態偏差,將中國客人視為拿著大把現金消費的待宰肥羊,欺凌剝削時有所聞。

終而好景不長,在步入快速成長的黃金時期不過數年,從今年開始,3大黃金周到香港的中國旅客人數,竟然出現逆勢負成長景況。香港旅遊品質下滑的種種惡劣行徑,為自己帶來汙名,為各地業者的借鑒。

歐洲方面提出的準備事項相當細膩,連停車場、進入市中心時間、接受國際信用卡的店家分布、兌換錢幣的便利、旅遊指南等文件的中文譯本數量,都悉加列明。顯然,歐美對於中國旅遊大軍蒞止,有真誠期待,莫不使出全身解數拉攏。而中國當局對國家與世界接軌的措施,也在認真執行,開放旅遊目的地的國家和地區,先後5年,已從14處增加到81處,全以2位數字成長。讓中國人對外作更廣泛的接觸,讓中國更開放。歐盟的提示,值得東盟國家特加重視。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