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颳起瓊州椰風鄉情
2006-11-30 11:55:5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新社新加坡29日電】(記者王辛莉)「鐺鐺鐺」,28日晚8時,新加坡牛車水人民劇場,海南副省長陳成、新加坡議員潘麗萍和新加坡海南會館會長符永平等共同擊鑼,首屆新加坡海南傳統文化節大型民族歌舞獻演開場。
「春來了,花開了……哎格嘍哎,哎格嘍!」鮮艷的黎族服飾,人舞偶躍,別具韻味的黎語,第1個節目《鹿回頭》甫上場,獅城鄉親就為海南人偶同時登台表演的神奇吸引,劇場裡回響起熱烈的掌聲。
鼻子吹簫,木頭敲打出渾厚的音色,樹葉吹出動聽的曲子,牛鈴也能「哆來咪發」,高亢的崖州民謠……1台原汁原味的海南島風情歌舞,給獅城鄉親展現了1個神秘而富有生命張力的海南民族文化。
祖籍海南瓊海的鍾女士攜夫將子一起到劇場觀看演出。今年讀小學4年級的兒子白正昕已欣賞過新疆、貴州、雲南等中國多個地方民族的歌舞,第1次看到人偶同演的他說:「真有趣!」
新加坡學校正在放假。有多位像白正昕一樣的學生前來觀看。海南會館館員陳先生和太太及兩個女兒一起觀看了演出。他表示,不應局限於讀書和逛購物中心的方式度假,希望孩子有機會多感受家鄉的傳統文化藝術。一旁的陳太太連說「精彩」,她為黎族婚嫁和文昌盅盤舞等民族風情打動。
海南省民族歌舞團曾為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團體演出,以其鮮明的海南民族特色和濃鬱的藝術風格,在海內外享有聲譽。
團長孫凱介紹,歌舞團將在新加坡海南文化節演出4晚5場,其中專門為新加坡學生演出1次日場。這場名為《椰風鄉情》的匯演,以「土風、民情、鄉音」為主題,集海南黎、苗、漢族文化藝術精髓,其中有獲國家文華大獎、「世界一絕」等殊榮的《鹿回頭》、《達達瑟》精彩片斷,有從海南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挖掘出來的鼻簫、利咧、竹簫、崖州民歌等。孫團長還特意為獅城的海南鄉親創作了《萬泉河》、《椰子真甜》等新曲目。
符永平會長表示,海南歌舞和木偶戲等傳統文藝,包含豐富的傳統價值觀,會館邀請民族歌舞團來新,旨在讓海南鄉親的優良傳統文化,融入新加坡多元種族文化,同放光彩!
新加坡《聯合早報》已退休的資深報人、學者韓山元今天坐落前排。這位第1次觀摩到如此原生態黎族民情風俗的瓊籍鄉親,深為黎族百姓的熱情豪放感染。
「久久不見久久見,久久相見才有味……」當黎族民歌《久久不見久久見》回蕩在劇場時,韓先生幾次鼓掌,「鄉音之歌著實迷人!」
日前,新加坡電視台特邀歌舞團作客「早安您好」節目,率先向廣大新加坡觀眾推薦節目。當晚的牛車水劇場濟濟一堂,许多新加坡華裔觀眾聞訊慕名前來。1對潮州籍中年夫婦,搶著對記者說,他們觀看過潮州戲和瓊劇,而海南民族歌舞給人很新鮮的感覺。
「請到天涯海角來,這裡4季春常在……」11時,主持人宣告演出結束。许多觀眾仍沉浸其間,意猶未盡的觀眾們紛紛跑到台前,和演員們一道打著節拍,久久不願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