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出口值明年可望成長12.7%
2006-12-07 12:18:3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華農民研究中心預測,2007年泰國農產品的出口額將達到230億美元,年增12.7%。其中,由於雞肉加工品受到歐盟市場的進口配額限制,所以畜產品的出口增長趨向減緩。不過,谷物類農產品和水產品的出口仍將繼續增長,除市場需求不斷提高外,進口國亦轉向從沒有殘留化學物問題的泰國進口這些農產品。
2007年對於經營農產品的泰國企業來說將是1個富有挑戰性的年份,因為其經營生存面臨著多種風險,如全球經濟趨向放緩、油價可能再度出現波動起伏、貿易夥伴國將採取更多的非關稅貿易壁壘措施來保護該國農民的利益等。同時,泰銖升值還將給泰國農產品出口商帶來一定的影響。所幸,國際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趨向擴張,加上競爭國受到自然災難及不利氣候的打擊,導致農產品進口國轉向從泰國進口更多的農產品。此外,政府調低主要農產品的典押價格,亦有助加強泰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為此,2007年泰國農產品出口商應利用各種支持因素來增強優勢,以減輕各種負面因素帶來的影響。
由於農產品種植面積將隨農產品需求擴大和受農產品價格的吸引而進一步擴大,因此預期2006/07年度幾乎各種重要農產品的產量將提高。不過,飼料玉米的產量卻趨向減少,原因為農民轉向種植其他能帶來更高經濟效益的農作物。至於畜產品,因為售價偏低、出口市場趨向減緩、飼料價格趨向上漲,預計2007年主要畜產品,尤其是雞和豬肉的產量將下降。相信2007年水產品業,尤其是養蝦業將趨向增長。預計2007年蝦出口將呈良好增長趨勢,促使國內蝦價上漲。至於加工農產品,得益於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預測消費者將轉向食用現成食品和罐頭食品,其中水產品和蔬果罐頭的銷量將趨向增長。
泰農研中心評估2007年農業面臨的風險因素後,總結如下:
1、美國經濟增長趨向放緩趨勢,使主要依賴美國市場的農產品出口商須加緊尋找新出口替代市場。
2、預計2007年泰銖將比2006年更為堅挺,削弱泰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主要依賴出口市場的經營商將開始轉向開拓國內市場,以減輕因泰銖升值導致出口利潤減少的損失,尤其是經營冷凍冷藏水產品的廠商。相反,泰幣升值卻降低了進口肥料和農藥的成本,進而使生產成本趨向降低。但同時,亦使進口農產品的價格趨向下降,泰國蔬果農民及經營商必須加緊進行調整,以應對激烈的競爭。
3、泰國農業部門的石油消耗量占全國消耗量的16.5%,石油成本在農業總成本中占14.4%的比重。可見,油價的波動會直接影響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尤其是消耗量最高的海產品,迫使漁船停止出海捕漁,導致泰國的海產品產量減少和價格上漲。
4、2007年泰國農產品的出口還面臨著貿易夥伴國改變進口規章制度的風險,以雞肉加工品為例,因為歐盟改變了進口配額的分配方法,將影響該產品在歐盟市場上的成長。至於蝦和加工蝦產品,由於美國實施反傾銷關稅措施,現階段需等待2007年2月美國公佈反傾銷的復查結果,若發現泰國沒有傾銷行為,就不必被徵收反傾銷關稅。否則,其影響將取決於對泰國和其他競爭對手國徵收的反傾銷關稅的大小。
有利於增強泰國農產品競爭力的支持因素如下:
1、因為農產品生產大國都面臨著不利氣候和自然災難的問題,導致農產品產量趨向減少,預測2007年農產品需求量將趨向增長。
2、泰國政府調整市場干預政策,有助提升泰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目前政府已公佈了2006/07年度的稻谷典押價格政策,由於典押價低於去年並接近市場價格,因此有利於增強泰國大米的國際競爭力。至於2006-07年度的木薯市場干預政策,泰國已改為採用階梯式的典押價格,以解決2007年第1季供給過多的問題和保持價格的穩定性。




